阎良区凤凰路街道文化路社区有23个居民小区,其中老旧小区9个,无物业小区5个。辖区居民1204户,2848人。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83人。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全覆盖,文化路社区坚持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防群治,通过“网格布控+专班包抓+点位封闭”,强力抓好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筑起一面社区疫情防控“防护墙”。
以“疫情”为令,快速响应建机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突然来袭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文化路社区党支部立即响应、迅速行动,在腊月二十九即刻成立新冠病毒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社区防疫工作预案。因辖区内老旧社区、无物业小区较多,面对可能出现的信息摸排难、人员管控难等问题,社区党支部超前谋划、科学部署,通过对所辖23个居民小区按照“物业管理小区、单位自管小区、无人管理小区”进行分类,明确了“网格布控+专班包抓+点位封闭”的防控工作思路。结合5个党小组和居民小区分布情况,设立8个党员先锋岗和17个疫情防控检测点,并协调社区党建共建联合会成员单位、小区物业公司、社区党员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临时机构,明确分管包抓责任,迅速开展宣传动员、排查登记、安全布控等工作。为了加强联防联控工作力量,社区党支部召开“学习先进事迹,传承优良作风”动员会,发放“致全体党员的倡议书”,有力动员社区100余名党员群众及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筑起了一条疫情联防联控的“红色堤坝”。
以“党徽”为帜,关键时刻挺在前。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机关头豁得出来,文化路社区党支部的党员们一直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全体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主动作为,冲锋在前,用鲜艳的党徽和坚毅的背影给辖区居民以信心和力量。党支部书记秦新安自疫情发生后,从未离开过社区半步,全天24小时值守一线、带头冲锋。年过八旬的老母亲无法照顾,一家老小全部托付给自己的妻子。为了及时解决5个开放式小区的封闭管理问题,秦新安同志协调相关单位,联系安装工人,购买工具及材料,连夜安装大门,彻底解决了门禁问题。一大早,公路段的王大妈看到新安装的大门,激动地说:“几十年的问题,一夜之间解决了,谢谢师傅们,谢谢小秦”。社区党员朱丽丽对自己承担的防控任务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连续多日走家入户开展防疫宣传、信息登记等工作。1月27日下午,她在区粮食局家属院卡点值守时,突然发现一湖北牌照车辆在马路徘徊,随即果断冲了过去,上前检查询问。当得知车内有一名正在发热的病人时,马上报告上级,联系医务人员将涉及人员带离。紧要关头,朱丽丽同志拉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警戒线,阻止了一次潜在的感染事件。“我是党员我带头,疫情防控当先锋”!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文化路社区防控工作的角角落落。
以“民声”为号,全员冲锋筑防线。为了确保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文化路社区党支部秉承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牢牢抓住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等关键部位,社区“两委”成员和50余名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坚守一线,以社区为家、心系群众,每天忙得都顾不上喝水、上厕所,但是他们从不说累,从不退缩。为了争取居民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他们走街入巷张贴防控海报,宣传防疫政策;为了守护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坚守岗位,一次又一次测量体温、消毒消杀、登记信息;为了解除被隔离人员的后顾之忧,他们主动问询,一趟又一趟的为留观群众送去生活物资,解决实际困难……先后涌现出了刘春成和慕艳“夫妻同岗位”、柳立业和柳景尧“父子同值守”等多个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他们是恩爱夫妻,更是亲密战友;他们并肩作战,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18岁的大学生党员柳景尧在“请战”时说到:“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作为青年党员,我随时听从召唤”。在他们的带动下,多名社区老党员和小区商户送来慰问金、慰问品,或支持抗“疫”,或报名参“战”,社区到处呈现出“党徽红袖标齐上阵,白天夜晚不间断,防疫战斗‘一片红’”的感人景象。
生命重于泰山,团结即是力量。在这个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文化路社区党支部扎实落实“三个一切、五个所有”工作要求,始终秉承真心沟通、耐心解释、细心关怀、热心服务、全心付出的“五心”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居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般的生命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