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针心针意”暖冬行动开启以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热情响应。西安市妇联、新城区妇联得知活动后,号召100名妇女姐妹们加入其中,认领了100名孩子“温暖三件套”的编织任务。12月4日上午,在新城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刚领完毛线的妇女姐妹们一刻也不耽误地跟着编织老师学习交流编织技巧,一针一线里,传递的是浓浓的爱心与温度。
一呼百应
12支志愿服务队组成编织队伍
“得知晚报在寻找爱心志愿者,区妇联第一时间向辖区志愿者发起号召,大家听说要编织帽子、围巾、手套是为山区贫困儿童送温暖,个个情绪高涨,踊跃报名参与。”新城区妇联主席王莉蓉说,区妇联组织了来自区委机关、文明办、街办、医护队伍、民营企业以及公益团体的12支志愿服务队的100名志愿者,组成编织队伍。虽然很多人并不会编织,但大家都愿意动手学习,想为山区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大家你一份我一份,100份毛线和棒针分发到每位志愿者手中。现场还邀请了来自中顺家政的编织老师当场教学,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打开毛线,编织起来。
编织小课堂开课
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更温暖
“起头的时候,一针正,一针反,粗针起40针,细针起60针,稍微织得松一点,不要太紧……”一位老师在台前向大家演示编织基本技巧,另一位老师在台下随时“手把手”地解答大家的小问题。63岁的邱华姐拿着棒针快速地织了起来,毛线在她手中翻飞,很快围巾就有了一小截。邱华说,“针心针意”活动让她时隔20年再拿起毛线,用编织来传递爱心。“虽然现在成品毛线织品多的是,但是亲手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更温暖。”邱华笑着说。
别以为编织毛线是上了年纪的大妈才干的活儿,很多年轻女性也很感兴趣。刘海宁是华清学府城妈妈联盟志愿者的成员,她在小区开了一家亲子书房,但平时也热衷公益。刘海宁说,自己的编织手艺,是她打小看妈妈一针一线织毛衣,耳濡目染学会的。“小学时我就给自己织过围巾呢,大了以后就没再织过东西,甚至我的两个小孩都没给他们织过一件衣服。手都生疏了,幸亏有老师教,回去以后我中午不休息也要尽快把三件套赶出来。”刘海宁笑着说。
西安市妇联宣传部负责同志表示,各行各业的巾帼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为寒冷的冬天注入了一股暖流,让孩子们在寒冬里如沐暖阳。希望通过小小善举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心。也希望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巾帼志愿者行列,汇聚更多的爱心力量,为更多的贫困妇女儿童送去爱心和祝福。
来源:西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