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名校+”共筑未来——未央区紧凑型“名校+”签约仪式在西安高级中学崇博厅举行。此次签约开启了未央教育新篇章,全面推进了紧凑型“名校+”工程,将进一步提高未央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办越来越多的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本次活动由中共西安市未央区委、未央区人民政府主办,未央区教育局、西安教育电视台承办,西安高级中学协办。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选民,西安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安广浩,西安市教育局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名校+”专班负责人王丽琼,未央区委书记杨建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华、区长刘国荣、陕西科技大学总会计师徐晓峰,区委副书记曹忠奎,副区长王社信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参加签约仪式的还有未央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全区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
活动全程进行网络直播,《西安晚报》、三秦报、西安教育电视台、腾讯大秦网、西部网等多家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签约仪式启动前,区长刘国荣通报了未央区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
接着,在与会市区领导见证下,未央区政府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安高级中学与未央区教育局、西航一中与西安市第十七中学分别签约。
签约结束后,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张选民、区委书记杨建强、区长刘国荣共同点亮了未央区所有“名校+”教育联合体地图板块。
随后,相关领导为陕西科技大学附属小学、西安高级中学分校、西安市西航一中第十七中学分校现场进行了授牌。陕西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王琪、西安高级中学分校校长辛军峰、西航一中西安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校长刘筱篷作了交流发言。
西安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安广浩代表市教育局对未央区政府、陕西科技大学为西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围绕进一步深化实施“名校+”工程从精准施策,深入推进“名校+”工程;深化市校合作,扩大“名校+”办学模式;明确各级职责,形成“名校+”工程发展的合力;强化正向激励,提升“名校+”工程工作实效提出意见和要求。
区委书记杨建强表示,一直以来,未央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特别是去年以来,未央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要求,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一手抓“增量”,新建、改扩建6所学校,增加学位5190个,提前完成“双50”任务,有效解决了“上学难”问题;一手抓“提质”,深入开展EEPO教育改革,扎实推进“名校+”建设,组建了58个教育联合体,实现“以强带弱、共同提升、均衡发展”,全区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升。
他就做好未央教育工作讲了四点体会:
一是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建设教育强区,“升学率”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读书、爱学习。要用好名校的理念、名校的师资、名校的管理,培养出下一代勤读书、善学习的良好习惯,让阅读点亮前程,书香浸润人生。
二是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
建设教育强区,更高目标是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灵魂的人。要以“启迪智慧,提升人文素养,养成健全人格,确立积极人生态度”为教育学生目标,通过“名校+”工程,唤醒全社会更加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三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尊严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书,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更要育人,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牢“学习强国”“学习强身”的理念,通过学习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依靠学习实现成功、走向未来、赢得尊重。
四是人生必须有梦想
始终怀揣梦想、满怀希望,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才会踏破困难险阻,实现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逐梦、追梦,通过“名校+”工程,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叫响未央教育品牌,为“奋战‘一三五’,建设新未央”而努力奋斗。
据悉,“名校+”工程是西安市教育局在深化大学区管理体制改革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为落实西安市委、市政府加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部署要求,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精神,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作用,未央区教育局将持续深化推进“名校+”工程,积极推进,统筹安排,全面提高未央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