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如何快速高效的战胜疫情,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道考题摆在了我们所有人的面前。
常备不懈、安不忘危
面对此次疫情,张家堡街道立足于平时毫不懈怠的学习与准备,将“网格化管理”模式用于处理疫情的应急处理。落实“一部三员”、强化“三个所有、五个一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青年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力量,工作人员或穿着志愿者红马甲、或佩戴党徽,大家戴着防护口罩走街串户,发放《未央区至市民的一封信》,张贴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为居家隔离群众送生活必需品……按照街道“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每一级网格员的力量,让基层工作处于“忙而有序”,让基层工作人员处于“忙而有效”的工作状态。
成立专班、严格管控
成立张家堡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摸排查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担任,下设一办八组,并严格落实“一人一案一专班”的工作原则,多方配合,严格管控。建立联防联控登记制度,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检查岗,严格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并逐人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建立高发疫区来辖区人员档案卡,安排专人每日跟踪监控。对于高发疫区来辖区人员未出现发热等症状的,落实14天居家隔离或送区指挥部指定如家酒店定点隔离。“内”控源头
严格按照“三个一切、五个所有”的要求,动员全体机关干部和社区干部、发动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志愿者,团结辖区爱心企业兄弟单位,强化随访跟踪,管住源头,防止疫情扩散。
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使用现代化通讯手段逐村逐户登记,全面摸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自住和租赁人员底数。通过上级交办台账、群众举报等方式逐一核查摸排湖北返陕人员,确保不漏一人一户,全部排查到位。对已确定湖北返陕人员按照“一人一卡”原则建立疫情管控人员档案卡,做到“一人一案一专班”, 24小时监控,每日跟踪记录体温健康状况。
化解矛盾
确保居家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需求,并进行人文关怀。各社区纷纷成立“蒲公英志愿者小分队”,从采购、消毒、送上门各个环节有人管、有人问,切实保障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并联合辖区青年志愿者开通24小时疫情心理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心理咨询疏导服务,有效缓解疫情给辖区群众造成的心理影响。
“外”防传入
街道23个社区(村),共设立181个防疫检查站,做好车辆人员出入管控;建防疫检查站,做到重落实,看实效。
强化车辆查控
辖区各小区外来车辆一律禁止入内,内部车辆做好排查消杀工作,并对车内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登记排查,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无碍方可放行。
加强业主管控
引导居民居家防护,不要随意出门,制作发放居民临时出入证,所有居民凭出入证和身份证,登记测温方可进入小区,住户外出采购生活用品每两天只安排一人。
夯实流动人员监控
加强暂住、流动人口管理,动员小区房东劝说租客疫情期间无紧急事项不要返陕,已返陕租客由房东和社区共同监控居家隔离,每日测温。对外地返陕人员建立严格的登记、跟踪、上报制度,配合疾控、卫计等部门加强人员体温监测,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思则有备,有备而无患
十天建立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在外界被誉为“中国速度”!这种速度正体现了在我党执政下,各省市地区统一指挥、高效协作、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张家堡街道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疫情为镜、不断提升并熟练“网格化管理”业务水平,打赢这场战“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