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青岛市民捡海鲜 有市民用麻袋往家扛(2)

2019-08-13 10:35  信网

岸边摆摊铲子小桶热卖

家住西海岸新区世纪新村的李国庆老汉已经71岁了,平时喜欢到海边溜达。当天上午,他看到市民挖上来的海蛎子个儿特别大,有些眼馋,但他患有腰间盘突出,不能下海去捡,于是干脆拿了个秤,在岸边以每斤两块钱的价格收购,哪知一下子竟收了80多斤。“这么大个的野生海蛎子最鲜了。 ”李老汉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些商贩瞅准了商机,带着小桶、小铲子和矿泉水在岸边步行道上摆摊卖,生意不错。 “按照以往规律,每次暴风雨过后,这片沙滩上都会有很多海鲜可捡,昨天晚上我就筹划这个事了,我是今天早上6点多钟来的,到现在挣了能有200多块钱了。 ”在岸边摆摊的王先生笑着告诉记者。

台风吹上来“滚滩蛎子”

当地一位渔民告诉记者,海蛎子的收获季节一般是在冬季和春季。那么这片沙滩上的海蛎子是从哪里来的呢?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海蛎子应该是野生的,但不像浅海的野生蛎子那样长在礁石上,而是悬浮生长在深海里,市民一般很难吃到,俗称“滚滩蛎子”。因为其生长期比较长,特点是个大、肉肥、味鲜。“利奇马”来临时,大风使海水形成狂海流,将这些藏在深水的海蛎子大片大片地带了出来,送到了沙滩上。它们可谓是“利奇马”送来的特殊礼物。也有当地老渔民猜测,其中一部分海蛎子应该是渔民在附近海里养殖的,被巨浪打散后推到了沙滩上。

据了解,近几天,灵山湾浅滩仍然会有蛤蜊、海蛎子、海虹等海鲜可挖捡。另外,这几天海上风浪依然会比较大,当地海洋发展部门提醒市民前去挖捡时一定要注意潮汐变化,注意人身安全。

全站热点
陕西省审计厅审计组召开碑林区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专项抽查审计进点会

2019-08-13 08:50阅读

莲湖区召开区市民中心运行一周年座谈会

2019-08-12 13:45阅读

胜利山上 红星闪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2019-08-11 11:04阅读

鄠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城市管理领域治乱专题会议 研究少数民族占道经营治理工作

2019-08-09 19:05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重点项目

2019-08-08 18:40阅读

车让人人守规 共创文明新风

2019-08-07 19:41阅读

东关南街街道工程大社区开展“情满夕阳 幸福家庭”七夕联谊活动

2019-08-06 20:5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