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都宽 郭艳婷)2020年,印台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围绕“不污染水源、能安全过冬、造价合理、操作方便、群众接受”5个条件,探索农村户厕改造“1+3+4”模式,扎实推进改厕工作,成效显著,被省农业农村厅推选为全省农村改厕十大典型范例。
1支力量主推动。按照省、市关于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的指导思想,所有户厕改造均由村委会负责组织,村集体经济负责具体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项目实施,既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又带动村民参与务工实现经济收益,改厕以来累计实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余万元。
3支队伍聚合力。一是攻坚拔寨队。各镇(街道)成立改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各村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迅速介入处理,为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做好环境保障。二是技术服务队。印台区卫健局发挥专业优势,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成立改厕专业技术服务队,对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改厕技术规范,质量达标。截至目前已培训2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三是督查指导队。印台区人居办联合区级相关部门采取召开调度会、现场督查、印发通报、约谈等多种形式,督促指导各镇(街道)保质保量完成改厕任务。
4项机制保落实。一是组织协调机制,成立印台区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牵头挂帅,负责全区改厕工作的计划、部署、指导等工作,定期召开推进会和调度会,保障改厕工作全面落实。二是宣传动员机制,印发《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宣传资料》1万余份,区、镇、村三级定期召开厕所改造工作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等对改厕工作情况进行座谈,听取各界意见。三是资金保障机制,采取中省资金为基础、区级财政为保障、群众参与建设的资金筹措模式,政府不大包大揽,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改厕工作中。四是长效运行机制,委托第三方服务公司提供信息化智能管理服务,主要是对卫生厕所进行日常维护、问题检修、粪污清运、群众反馈评价等进行全方位服务,统一为完成卫生厕所改造村配备粪污清运专用车辆,确保每一座卫生厕所都能长期有效使用。
“2020年,全区共完成2435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覆盖全区6个镇(办)20个行政村,共配备粪污清运车21辆,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小厕所’里的‘大民生’。2021年,全区计划再改造农村户厕3041座,涉及全区18个行政村。只有瞄准民生短板,才能把‘厕所革命’这件关系民生、彰显文明、彰显作风的基础性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印台区农业农村局人居办相关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