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大力实施以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为支柱的“3+X”产业脱贫战略,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稳定增收的中长期产业和带贫益贫主体,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截至目前,共入库产业扶贫项目209个,总投资4.94亿元;培育新型经营带贫主体339个,扶贫企业带动贫困户6594户20483人,合作社带贫益贫12952户40560人,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建设150个村级光伏电站,覆盖贫困群众8822户,光伏产业收益7328.9万元,将80%的收益用于贫困群众公益岗位工资。
持续推进就业扶贫稳步提升。目前,全市共有贫困劳动力32737人,已就业32455人。其中:转移就业20298人(公益岗位5086人,市内转移就业7723人,市外省内转移就业4660人,省外转移就业2829人),涉农就业11786人,371人成功创业。建成运营社区工厂55家,吸纳就业129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3人。
2020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571元,同比增长6.5%,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农民农业总产值达到23.7亿元。2019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29元,预计2020年可达到12000元以上,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突出问题总体解决,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铜川已连续4年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干部帮扶有温度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创新举措,增强村级帮扶力量,汇聚社会扶贫强大合力,帮扶工作有声有色。
市上选派40名县级优秀干部、各区县选派了86名科级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重点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充实加强驻村帮扶力量。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等牵头单位投入帮扶资金2300万元,帮销扶贫产品400余万元。铜川合力团多方联系合作,筛选确定了21个产业扶贫项目,同时,将各区县的土特产推介到各大高速服务区,目前已在延西高速玉华宫服务区开设宜君扶贫农特产品展销点,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
盐铜扶贫协作投入资金2760万元,实施项目39个,受益贫困人口2866户7504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新增民营企业4家,累计增加帮扶村9个,新增帮扶项目183个,投入资金1795万元,新增帮扶贫困群众3780人。
社会扶贫网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注册83573人,发起贫困需求1968项,已全部予以对接。扎实推进“三专一平台”建设,打造线上销售平台180余个,展销扶贫产品110余种。编制了铜川市扶贫产品名录,认定扶贫企业131个、产品244个,126种扶贫产品列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发展电子商务290余家,农村电商线上销售突破2亿元。成功举办扶贫产品年货会、扶贫产品“云上”推介会、铜川市第三届扶贫产品交易会和铜川市扶贫产品盐城展销推介活动,有效实现扶贫产品出村进城,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发挥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开展“开往幸福社区的青春专列”示范活动,发放“铜小青”爱心礼包1000份;实施2020年铜川共青团圆梦大学行动,累计资助大学生136名,提供资助金5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