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婷
出生于1993年的皇甫瑞婧是王益区王家河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先后在王家河街道办城建站、党政办工作。2020年,对于她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冲锋在前,做战胜疫情的先锋队
2020年抗疫期间,作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皇甫瑞婧和街道办、村(社区)的同事们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她所在的王家河街道办启动了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设置综合协调组、防控组、宣传组、交通防控组等7个工作组,在王益区镇办中率先实施疫情防控“红黄蓝”分级管理机制,以疫情防控点位为单元,依据人数、接触情况等指标综合研判,将辖区疫情风险等级划分为红、黄、蓝三级,风险等级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强化了“六严”措施,设立41个疫情防控检查点,严格落实“十个一律”工作要求,更加精细化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街道和村、社区的工作人员疫情期间共摸排辖区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员23000余人次,摸排外地返铜人员3287人,均未出现确诊病例。疫情趋稳后仍不放松,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时刻绷紧防疫之弦,全力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处处闪现着像街道办及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这些基层工作者的身影。能有幸作为他们中的一员,在抗击疫情中做一些贡献,我感到自豪。”皇甫瑞婧说。
恪尽职守,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2020年正值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以及“十三五”的收官之年,皇甫瑞婧所在的街道办作为涉农镇办,工作任务艰巨。
“在脱贫攻坚方面,街道领导干部夯实工作责任,围绕剩余25户28人(其中1户1人7月份去世)全力落实各项扶贫措施,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已达标,25户人均纯收入已达到4000元脱贫标准。在创文保卫方面,对辖区主干道进行了整体形象提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进’工作,多次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在防灾应急方面,街道领导干部坚持应急值守,深入辖区隐患点开展防汛防滑防火等防灾类巡查,2020年10月,我们街道柿树沟社区还荣获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在民生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皇甫瑞婧说道。“2020年,我们街道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恪尽职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服务群众,做基层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雷锋同志的这段话发人深省,一颗“螺丝钉”很小,作用很有限,力量很微弱,但如果能融入一台大机器中,就能发挥更大作用。
“我觉得基层工作者,其实跟‘螺丝钉’特别像,只有跳出个人的局限,服从大局,为全局形势、整体利益而奋斗,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皇甫瑞婧说。
基层工作琐碎繁杂,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当好每个人岗位上的“螺丝钉”,才能更好地完成基层工作、为群众服务。
2021年已经启程,皇甫瑞婧将和众多基层工作者一道,立足本职岗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点点滴滴的小我之力凝聚起来,共同以实际行动助力“十四五”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