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兴平市围绕止滑促升、决战收官主题主线,把特色产业作为提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政策扶持、创新模式、产业结构和技能培养上持续发力,实现了产业+农户的双赢。
政策扶持让经营主体更加完善。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积极引导、激励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等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抓住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示范和引领,加快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农民增收。目前,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6个,专业合作社373家,家庭农场281家,注册资金共计5.85亿元,注册品牌41个,注册商标4家,辐射带动农户8000余户。
创新模式让产业分配更加合理。按照资源组合、抱团成社、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产业经营主体。通过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采用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运营新模式,积极组建合作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目前,全市提炼出了土地(机械)入股+保底(收益)分红的美强模式、企业经营+集体投资+按股分红的北马模式、支部主导+联产联营+入股分红的赵北模式和企业带动+互助经营+多元收益的小田家农拓粉条星光养殖等典型模式。形成了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
产业结构让经济优势更加凸显。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上,推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生适生品种,不断提升农业效益。结合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着力发展集特色种植、观光休闲、体验采摘为一体的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体系建设,打造兴渭、沿渭等六大产业园区,促进农村产业向优发展。目前,启动建设的树上干杏产业园、航天农业博览园、秋葵小镇项目,提升改良辣蒜3000亩、设施蔬菜2000亩,因地制宜发展樱桃、中药材、黄花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5000亩,规划引导和开发打造了1.7万亩的兴渭大道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提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技能培养让产销渠道更加畅通。为保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实现高标准、有质量、上水平,兴平市针对全市12个镇办新发展特色产业5280亩,培养扶持农业科技示范户600户。同时,加快建设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农产品+电商+寄递的新型模式,加大力度孵化特色农产品优秀电商企业,拓宽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产品销售体系更加完善,销售途径更加多样。目前,亚虎食品京东自营店、秦绿辣椒网红带货活动、国华网络促销农产品等多个电商平台,吸引了众多粉丝,仅兴平辣椒、大蒜、苹果、黄花菜、双汇肉制品、西瑞米面油等农产品的销售量已5000余万元。(岳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