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宁强移民搬迁挪穷窝断穷根

2020-12-26 21:04  汉中日报

(通讯员 刘炳林)临近新年,宁强县二郎坝镇水田坪村11组村民白清兵一家四口,在村上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房里围着火炉烤火,并盘算着今年的收入。他笑着说:“我家原来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常常在云雾中行走和劳作,每年靠种植小麦、玉米和洋芋等农作物来维持生活,成为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村里在山下的公路边建起了靓丽的安置点,我家搬了进去,通过流转土地种烤烟,当年脱了贫。去年和今年,我种植30余亩,分别收入5万元和8万元,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

宁强是一个山区农业县,也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业自然条件差,村民增收渠道少。为了让山区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困,县上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部门联动、镇办主抓”工作机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移民(脱贫)搬迁工作职责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县级部门联系包抓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责任的通知》,形成了责任明确、上下齐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该县按照“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和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生活在地质灾害点、生活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易地安置。县上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把集中安置点按照城镇社区来打造,将房屋建设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水、电、路、堤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卫生室、警务室、社区用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搞好小区绿化、美化,确保将每个安置点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备、设施配套、人居和谐的居民小区,让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城镇,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为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该县按照“产业就业创业相统一、生产生活生态相适应”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保障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和持续增收。县上在8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创办社区工厂23个,吸引搬迁户就近入园就业;以苏陕协作为契机,规划建设中药材种植、食用菌加工、中蜂养殖等后续扶持产业园区18个,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在100户以上的3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发公益性岗位48个,开发易地扶贫搬迁公益性岗位143个,培训后上岗就业;县人社和劳动服务局积极做好外出务工、技能培训等工作,并组织他们带着一技之长务工就业。县上还积极探索建立了“党支部+社区工厂+贫困户”为引擎的精准扶贫模式,在大安镇金牛社区等移民搬迁安置点投资成立社区工厂,与浙江义乌等地多家企业签订加工回收产品合作协议,使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

“十三五”期间,该县按照“五年任务,年年启动,三年完成”的目标,全县完成易地扶贫任务6796户23072人,建设集中安置点53个(含4个敬老院),集中安置5781户19395人,集中安置率85.06%;分散安置1015户3677人。城镇安置4357户15534人,城镇化率达到64.11%。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到2019年3月底房建任务全部完成并分房入住。

全站热点
阎良区振兴街道全力抓好冬季防火工作

2020-12-25 18:34阅读

安康市“十二个严禁”“十二个不准” 进一步严明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

2020-12-24 19:05阅读

长安区召开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动员培训会

2020-12-23 12:31阅读

碑林区2020年新闻发布工作回顾

2020-12-21 12:50阅读

千里晶莹耀瓷光 ——在呼和浩特邂逅耀州瓷

2020-12-18 10:08阅读

郑光照在中心城区调研城市管理工作时强调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服务

2020-12-16 08:11阅读

耀州区文旅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0-12-13 09: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