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海洲
11月25日,市政府大湾区招商引资专题会后,市工信局牵头高端装备制造招商组,利用14天时间,走遍大湾区8个城市,精准对接200余家铝材加工、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加工、新材料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洽谈项目139个,签约55个,涉及资金232.25亿元。其中合同17个,涉及资金98.5亿元;协议38个,涉及资金133.75亿元,圆满完成了大湾区招商引资任务。
谈起此次招商活动,市工信局局长潘旭辉感慨良多,他说,我们不仅收获了项目,还解放了思想,扩大了朋友圈,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强力引进延链、扩链、补链、强链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我们首次引进并签订浪尖集团西北工业设计城项目,精准引进3家模具企业,填补了我市模具制造空白;与中国铝车轮质量协会签约共建轻量化零部件研发中心和铝车轮国际检测中心,为掌握铝车轮行业话语权奠定了基础。二是找准铜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着力点,坚定小城市可以有大作为的理念和铜川更美好的信心。我们在深圳向全球发出铜川打造高端铝材制造基地、精密铸锻造基地、高性能高纯度新材料加工、汽车协同配套生产、航空航天制造等五大基地的最强音,展示出铜川走向全国、拥抱世界的自信姿态。三是积极学习深圳培育首位制企业的经验,集中力量对接行业首位制龙头企业,引领构建完整产业链,做铜川产业发展群主。四是坚定了建标准化厂房是企业快速落地的有效途径。积极回应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轻资产经营的诉求,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筑巢引凤”,实现项目快速落地。五是坚持大兵团作战与小分队出击有机结合、上下联动,广泛对接校友会、商会、老乡会等各类平台人脉,深入挖掘国家部委、驻粤机构等各方资源;9个小分队分头出击,上门拜访、洽谈对接各类企业项目,为圆满完成招商任务奠定了基础。六是为“十四五”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谋划布局理清思路。当前正值“十四五”谋篇布局之际,此次招商行动为我们精准谋划“十四五”、科学安排重大项目提供了更多参考,引进储备的一批优质项目为“十四五”工业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七是扩大宣传广结人脉,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取得突破。我们充分利用企业家、投资人在搜集信息、牵线搭桥、精准谈判、甄别项目等方面的优势,成功举办高端装备、氢能产业、高新技术等多场专题推介,精准签约引进50余个产业项目,开创了大湾区招商引资新局面。
潘旭辉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项目落地、意向转化、投资讯息搜集,多措并举,持续扩大招商战果。一是夯实责任抓签约项目落地。成立推进项目落地工作专班,全面夯实区县、园区、部门在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运等环节的主体责任,实行周上报、月通报机制,颗粒化节点推进项目落地建设。二是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问题。精准梳理,分类建立合同类、协议类和意向类三个责任清单,实行1名县级干部联系1个区县、园区推进1批项目落地的“三个一”项目包联机制,精准回应项目企业的各类诉求,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狠抓意向类项目跟踪,持续扩大战果。实行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落实专人跟踪回访,锲而不舍深入沟通,推动意向转协议、协议转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