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铜川市全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打造宜居美丽乡村

2020-12-10 08:27  铜川日报

(记者 陈娜)近年来,我市围绕“3+X”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果业、生态高效畜牧业、设施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干杂果等区域特色产业,不断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实施产业扶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美丽宜居、农民增收致富。

“3+X”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粮食始终保持稳定,年播种面积100万亩,产量28万吨左右,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通过国家审定全省推广。今年,全市小麦总产7.52万吨,较去年增加2.06万吨,增幅37.7%,充分发挥了农业的压舱石作用。现代果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水果面积60万亩,年产量近60万吨,产值达到11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铜川市果蔬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获得1.5亿元地方专项债券支持。“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孟家塬桃”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高效生态畜牧业取得突破,2019年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生态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市级财政补贴423万元,大力促进畜牧业发展,随着投资10亿元的新希望、大北农等生猪养殖项目先后达产达效,生猪年饲养量将达到50万头。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新栽植中药材4.5万亩,采挖2.1万亩,核桃、花椒等干杂果面积达到122万亩,宜君核桃、宜君玉米和耀州黄芩、花椒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产业扶贫发挥主力军作用。狠抓“产业发展、技术帮扶、主体带动”三个关键,培育特色产业,落实帮扶措施,12538户贫困户有了2个以上中长期产业,占全市贫困户总数的72%。5年来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00多个,通过海升、陕果集团等247个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带动12204户贫困户实现了增收。全市17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了2个以上的经营项目,2019年通过村集体经济带动每个贫困家庭年均增收2400元以上。培训指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40多个,技能培训贫困群众近4万人次,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注册特色扶贫商标115个,认定扶贫企业131个、扶贫产品244个,线上开设扶贫农产品“铜川特色馆”“铜川原产地产品馆”,线下打造市县两级“扶贫产品运营中心”,扎实推进“五进”工程,连续召开推介展销会,疏通了扶贫产品出村进城的主渠道。

美丽宜居乡村持续打造。2015年以来,制定出台《铜川市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统筹考虑村庄资源禀赋、建设状況和发展潜力,加快生产、生活、生态要素聚集,市、区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先后创建市级精品村110个、市级示范村64个、市级最美村6个。目前,全市359个村全部完成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和村庄分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先后涌现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淌泥河村、周陵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马咀村等示范典型。

全站热点
汉阴切实加强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0-12-09 15:08阅读

延安新材料产业园助企发展有秘诀

2020-12-08 13:07阅读

补短板 强宣传 重服务 促提升—生态环境新城分局多措并举集中开展公众满意度提升工作

2020-12-07 09:23阅读

"寒冬送温暖"我们在行动……

2020-12-03 11:30阅读

守护肾脏 我们在行动 ——市人民医院打造肾脏慢性病全程管理服务侧记

2020-12-01 09:11阅读

全区网格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在漳浒寨街道召开

2020-11-27 17:56阅读

灞桥区市场监管局服务接力 江村多家电商获“送照上门” 灞桥市场监管 昨天

2020-11-25 15:3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