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热血

2020-12-14 18:20  安康日报

通讯员 钱艳

在白河县里龙村,提起宋忠柱,许多群众都由衷称赞,有事找宋书记成了村民的口头禅。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宋忠柱总是将群众放在心头,将脱贫攻坚摆在第一位,几年来,人心齐了,村子靓了,贫困一去不复返。

(图左4为宋忠柱)

要为家乡发展做点什么

2017年对宋忠柱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7月,他研究生毕业,9月通过招考入职白河县经贸局。入职后,还没来得及熟悉单位的环境,11月就主动申请投身脱贫攻坚,一头扎进了白河县麻虎镇里龙村一个贫困发生率67%、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特别是在白河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一个刚走入社会、一身书生气的小伙子哪里来的决心和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从小在贫困山区长大,乡亲们面临的困难我感同身受,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只要用心用情给予帮扶,再多的困难都可以战胜。宋忠柱说,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全力推进的一件大事要事,关乎全面小康和所有贫困群众的福祉,他必须投身其中,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热血,为家乡发展做点什么。

宋忠柱是土生土长的白河人,为家乡做点什么的志向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立下了。高中时,听老师讲我们县每年培养的大学生虽然很多,但自然条件差、发展落后,最后选择回来的屈指可数。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提升本领,毕业后返乡回报这片生养我的土地。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这个理想,虽然毕业前因为成绩优异收到的许多大企业的工作邀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

长着一张娃娃脸,加上身材瘦小,刚到里龙村,不信任、不认可是许多村民的第一反应。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娃,怎么可能吃得了驻村的苦,估计待不了几天,就灰溜溜地走了。大家私下议论道。

面对大家的质疑,宋忠柱没有泄气,他知道,实干才是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为了尽快掌握村情,到村后他第一时间开始了入户走访。为了赶进度,他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的跑,终于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摸清了每一户的情况,特别是对210户贫困户家庭所面临的困难了然于心。有了这段时间的努力,他很快和群众打成一片,不但能说群众话还能做群众事。谁家的养老金领没领、谁家的高龄补贴到龄未申报、谁家应该办的残疾证未办......这些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全都放在心上,并想办法逐一解决。通过一件件小事,群众看到了他的诚意,也看出了他的能力和决心,他也很快被群众认可,在村里扎下了根。

只有精神和物质同时富裕,才能斩断贫困的根

麻虎镇里龙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人口1100余人,贫困发生率却高达67%。这里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矛盾较多,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面对这么多的问题,光和群众打成一片远远不够,如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才是治本之策。

扶贫先扶志。村里有些群众当惯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为此,他结合全市的新民风建设,探索推出了贫困户六星激励和帮扶干部三牌警示活动,对在册贫困户围绕弘扬新风、环境整治、遵纪守法、勤劳致富、政策知晓、交友帮扶等6个方面,结合院落会、群众会、道德评议会对贫困户实行星级评议管理;对驻村帮扶干部实行红黄绿三牌警示管理,助推帮扶干部主动干事、真心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产业扶贫斩穷根。宋忠柱知道,群众的精气神提起来以后,还要有长效产业,只有精神和物质同时富裕,才能斩断贫困的根。

王啟旺过去是里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严重尘肺病,不能干重活儿,妻子身体亦不好。2017年年初,工作队帮助其引入5箱中蜂,发展中蜂产业。但由于技术欠缺等原因,蜜蜂全军覆没。老王为此哭了好几天,一度想要放弃。宋忠柱到村后,多次上门为他做工作,组织其参加中蜂实用技术培训,还为其协调解决2万元互助资金协会贷款和产业引导资金,同时免费发放25个蜂箱,帮忙引进10箱中蜂。通过一系列暖心帮扶,老王的信心很快恢复,主动摸索、提升养殖技术。现在,他的养蜂产业现在已发展到80多箱,一跃成为里龙村的中蜂养殖大户,年收益超过6万元。

村里人看到他尝到甜头,也都跟风投入中蜂养殖的大家庭,养蜂产业很快在里龙村全面铺开。与此同时,宋忠柱抢抓机遇,想方设法扶持养蜂大户成立白河县益康蜂业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中蜂养殖基地。因为拥有良好的生态,里龙村的蜂蜜口感香甜,品质十分出众,在市场很受欢迎,不少贫困群众因为这份甜蜜的事业而致富增收,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养蜂产业成功了,但宋忠柱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因为他知道,单一的养蜂产业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增收需求,也不足以支撑全村攻克深度贫困。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他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在村子建立了白河县建登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带动贫困户土地流转、务工增收、入股分红;为解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问题,他紧紧抓住全市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的机遇,帮助里龙村引进了白河县翔宇制衣厂,一大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既有了收入,还照顾了家庭。此外,他还推动能人大户成立了白河县恒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支持贫困户发展魔芋产业,引进了凡燊农业有限公司,打造万头生猪养殖龙头企。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村很快形成了以生猪、中蜂养殖,魔芋、红薯种植为主导,长短结合的产业新格局。

目前,里龙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翻了一番,脱贫退出210户706人,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

年近七旬的刘祖清,一家四口住在山上的土坯房,不仅房屋年久失修,居住条件差,而且交通十分不便。2018年,享受国家易扶贫搬迁政策在安置点购置了一套房,这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可是刘祖清却犯了愁。

每次走访时,宋忠柱都发现刘祖清满面愁容,一问缘由才知道,因为经济条件差,一家人虽然买了房但无钱装修。宋书记呀,现在党的政策好哇,让我们这种一辈子买不起房的人都能住上楼房,我们感激不尽。但是我们家的条件你也知道,我有尘肺病,三天两头住院,儿子没有找到活干,妻子眼睛也不好,孙子还在上学。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如今有了房子,没钱装修也住不进去,这个事情愁得我一直睡不着觉。

老辈子,你别着急,这个事情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肯定可以解决的。宋忠柱的一番话让老人宽慰许多。从刘祖清家出来后,他就直奔汉水情负责人莫益平的家。汉水情是本村一家生产果酒的作坊,听说最近在招聘工人。

经过耐心沟通和诚挚劝说,莫益平最终答应先行垫付资金帮助刘祖清家装修,并购买必要家具。同时将刘祖清的儿子刘仔明聘入公司务工,以务工收入偿还所欠资金。按照这个方案,老人很快搬进了新房子,刘仔明的工作也很快步入了正轨,不到一年就还清了所有欠款。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说起宋书记,两位老人还是激动得直抹眼泪:感谢宋书记,是他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开启了温暖幸福的新生活。

搬到新社区,吃啥喝啥?随着群众进入后搬迁时代,越来越多的搬迁户向宋忠柱反应这个问题。过去,村民住在山上,大半辈子都是靠种地养活自己,如今搬下来,光买菜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调研时发现,全县有些地方探索出了安置点有块田模式,随即将安置点不远的荒地进行流转,以按户分配、兼顾人口的原则,为每户搬迁群众划一块菜园子,有效解决了吃啥喝啥的难题,大大减轻了群众家庭负担。

在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中,像这样向群众之所想的事还有很多。实际工作中,他不仅关注贫困户的个人疾苦,也十分注重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他到里龙村后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建造标准化水厂一座,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安全用水问题,完善5.8公里管网铺设,争取实施了5.7公里通村道路提升改造、2.4公里通组路建设、7.4公里产业路兴修硬化,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产业发展环境;全力推进两个安置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工作,完成全村93户307人易地搬迁、23户27人危房改造任务,确保住房安全有保障;充分利用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全村农户改圈改厕、院坝硬化,美化环境;新建公厕4座,新修河堤200米,提高防洪抗灾能力,打造优美宜居生态村庄;落实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配齐医师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力争群众小病不出村,切实减轻村民负担。

等贫困户都脱贫了,咱们再结婚!

孩子们常年不在身边,宋书记就跟我自己的儿子一样。在里龙村,年近七旬的严巨秀逢人就讲宋忠柱的好。

宋忠柱和严巨秀是在走访时结识的。去老严家多了,宋忠柱了解到他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且常年一个人留守在家,生活面临很多困难。听说他残疾证一直没办下来,宋忠柱全程一个人跑到残联、县医院多部门交资料、跑手续,成功帮他办理了残疾证。虽然平日工作繁忙,但宋忠柱心里总是记挂着他,一有空就到老人家里,帮他扫扫地、搬搬柴火、晒晒被子、谈谈心.....久而久之,老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伙子,将他当做自己家人一样对待。

帮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为村子发展想出路几乎填满了宋忠柱这三年来的全部时光。舍小家为大家、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中,让他收获了群众口碑,但因此疏于照顾自己的家庭,对家人满怀愧疚。父母年纪大了,他因为驻村工作忙,逢年过节很少有时间能陪他们吃顿饭,更别提生病时候能守在身边照顾了。个人的婚姻大事,也因为扶贫而推迟。2017年他放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返乡投身扶贫,女朋友并不赞同。为了赢得女朋友的支持,后来的相处中,他常常远程交流自己驻村的情况,讲述贫困户脱贫的故事以及村子里的变化,渐渐地,女朋友被他的真诚付出所触动,也意识到扶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不仅从一开始的反对转变为支持,还选择回到家乡与他并肩作战。2019年,女朋友也从大城市辞职,考入白河一个乡镇成为一名基层干部。

虽然都在白河,但由于乡镇之间离得远,他俩还是聚少离多。有时候个把月都见不到一次,好像快忘记彼此长什么样了宋忠柱曾笑称。2019年底,双方家庭开始筹备二人的婚事,但脱贫攻坚正处于攻坚冲刺阶段,宋忠柱常常忙得没日没夜,最终决定推迟婚期。好在,女朋友也非常支持他,等贫困户都脱贫了,咱们再结婚!。

2020年2月,白河县全县脱贫摘帽。如今,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如期完成,他俩的婚期也提上了日程。

全站热点
紫阳抢抓苏陕扶贫协作机遇助脱贫奔小康

2020-12-14 10:11阅读

城固荣膺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

2020-12-11 17:07阅读

耀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展馆、好人馆建成开放

2020-12-10 09:13阅读

陕西动漫产业平台企业呦呦鹿鸣创始人刘德琳 入选第八届陕西好青年

2020-12-08 08:50阅读

新区自然资源分局“四个强化”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治乱

2020-12-04 09:03阅读

省政协来商开展政府行政审批效能提升民主监督调研活动

2020-12-02 08:19阅读

第60届国际小姐中国大赛西安赛区启动仪式在渭南卤阳湖成功举办

2020-11-29 19: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