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许兵 陈媛 黄夏
2020年初,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石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然而该县池河镇明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家满却陷入沉思:驻村干部是不是也要离开了?村上正在试水的农旅融合,光靠村干部咋行?
很快让刘家满眉开眼笑的是,石泉县委在试点一年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镇村工作一体化,每村下沉3至5名镇干部,按照三到三同三促要求,与村干部共理村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三到:推动镇村任务一体化落实
今年3月份开始,在中池镇东沙河村稻虾共育基地旁,常见到一辆白色越野车,后备箱里的电脑、打印机、测量工具和台账表册等一应俱全,这个移动办公室的主人,是在田里忙着技术指导的镇干部黄叡,除了工作在村,他吃住也在村。
根据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要求,三到就是以村为单位,把镇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到村,3至5名镇干部派驻到村,1名镇领导跟进到村。其中,到村的镇干部要把党组织关系接转到村,参加村党组织活动;与村干部组建乡村振兴工作队,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其他职务。黄叡就是东沙河村工作队副队长。
镇干部到村后,首先做的事就是指导村上按三共六制来统筹应承担的工作,即落实文化引领、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民生保障、居民自治六个工作机制,实现平台共建、事务共治、成果共享目标,并据此形成年度任务清单,全县164个村(社区)的清单上共列有3506件重点工作。
在东沙河村23项年度重点工作里,黄叡是第10项工作的责任人,负责引导42户发展产业、87人就业增收、4户创业增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这关系到巩固脱贫攻坚质量,也是乡村振兴的硬核, 黄叡不敢掉以轻心,否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慧作为跟进到村领导会随时敲打他。
考虑到脱贫攻坚即将收官,旧房腾退等业务不便再交给他人,他就带着移动办公室下村,和村党支部书记罗声状泡在村里。等脱贫攻坚收官了,我就全职驻村,跟支书一起大干一场,让东沙河村再变一个新样子!小伙子信心百倍地说。
这一轮脱贫攻坚带来的山乡巨变,让镇干部成就感倍生,更激发了有志者借力新起点、干成一番事业的热情。然而让人无奈的是,在外出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个人总收入7成以上的石泉县,每年3万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形成现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50岁以上占到5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达48.7%的尴尬局面。乡村靠谁振兴?是摆在当前的一项紧要问题。
石泉县委及时推行的镇村工作一体化,直接把干事创业平台搭建到村,为想干事的干部提供了能干事、干成事的现实条件。镇村工作一体化《意见》明确:经考核称职(合格)及以上等次的驻村干部享受上一职级工资待遇,绩效考核奖励比照县直部门和镇机关上浮30%至50%;干部选拔任用和职级晋升,优秀驻村干部优先;足额保障工作队经费。鼓励县直部门干部到村工作,待遇同等。目前,全县已有568 名镇干部主动请缨,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
三同:推动镇村干部一体化培养
按照镇村工作一体化要求,村级重大事项须由村两委和工作队共同商议后实施,日常工作以工作队形式去推动,镇村干部对村上工作负同等责任,即决策同商、落实同抓、责任同担三同。
两河镇新春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在确定村年度重点工作时,为是否成立民风纠察队的事,驻村干部、镇综治办主任王明磊和村党支部书记包月才起了分歧。包月才觉得,村民人多想法杂,这事村上一定就行了。王明磊则认为,这就是村民自己的事,要发挥自治作用。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跟进到村领导、镇党委副书记王君建议,用五步三公开工作法解决争议。最终经村民同意,成立民风纠察队这项工作正式写入新春村的任务清单。
五步三公开工作法,是石泉县创造性落实四议两公开的做法,即村上议事决策要按党员收集民意、支部形成决议、村民会议决定、村委组织实施、监委验收评议五个步骤进行,并实行办理事项、决定结果、实施结果三个公开。可这个落实村民自治的好办法,一些村干部不会用、不愿用、不善于用。巧的是,明明是好办法、好经验,一些镇干部却推不动、不落好。
帮助村干部解决不会、不愿、不善于的问题,帮助镇干部化解推动工作中遇到的乡风民俗、工作方法问题,决策同商、落实同抓,不仅显著提高了村务处理质量和效率,更让镇村干部彼此受益、相互成就。
后柳镇柏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英军说,镇村工作一体化把想干事的镇干部送到村上,比起其他层次的下派干部,镇干部不仅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而且更能扎根基层,是村里留得住的人才。该村驻村干部魏颖思说,既然来村上,就是以村为阵地,历练本领和施展才干的,必须要把个人成长融入到基层发展中。
工作推进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落后挨板子上,镇村干部要责任同担。
喜河镇每季度都会对各村工作进行督查排名。今年第一季度,树林村倒数第一。驻村干部何国均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从树被镇党委提醒谈话。如果第二季度树林村继续垫底,相关责任人和跟进到村领导不仅要接受约谈,镇村干部和树林村在年度考核中将被扣减分数,取消评优资格,这些都与年度绩效奖励相挂钩。何国均说:想想都是汗,抓紧往好干!在镇村干部齐心努力下,第二季度考核树林村顺利晋位。
三促:推动镇村目标一体化实现
推动镇村工作一体化,主要目的是促群众致富、促集体经济壮大、促基层治理三促。石泉县委就此细化了9项工作任务,涵盖到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系统发力,建强村这一基本单元。
在脱贫攻坚中,石泉县为每个贫困村注资100万元、每个非贫困村注资50万元,用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何让这个村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保值增值,成为了一些村的烫手山芋。
迎丰镇红花坪村一度就拿着这样一个烫手山芋。根据镇村工作一体化安排,选派了镇农综站站长陈泽栋担任村工作队副队长,负责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对此陈泽栋很有压力,因为他考入镇机关之前,曾担任过多年红花坪村文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是村上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千万不能搞砸!
陈泽栋到岗后,组建了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确定了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和考核奖惩办法,还聘请养鸡能人刘东到村,结成鸡苗育雏发展专班,预计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100万元,集体盈收达10万元以上,村党支部领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能力大幅提升,服务群众也硬气多了。红花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养鑫说:我们以前有想法却没办法,不敢开始。如果不是陈站长带着这么强的队伍回来,今天的一切还都是个梦!
迎丰城镇社区有360多户800多人,超过一半是搬迁户,群众的融入、就业、生活和治安成为支部要操心的大事。驻社区干部陈安庭、谢丽挨家走访后,将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24个网格,组织有特长、有能力的群众加入网格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志愿帮扶、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承接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了居民事事有人管,社区月月有活动。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顺刚对社区现状很满意:有了镇干部的加入,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一天都有新提升!
更满意的还有刘家满。今年4月,在镇人大主席王晓云带领下,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里的5名镇干部进驻村上,成为村党总支的中坚。他们会同村干部,用短短半年时间,高标准规划了沧海桑田农旅融合项目,新修了13公里的桑栖内外环线,把10余栋民房改建成精品民宿,300余名村民变身景区员工。
景区于国庆前夕顺利开园,虽然8天假期下了7天的雨,但游客还是达到10万人次以上,众多网红打卡把明星村直接送上了抖音安康市风景名胜热门榜第一名,综合收益超过千万元,多年埋头种养殖的明星村村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旅游强劲的带货吸金能力。离年底还有不到一个月,明星村清单上的27项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对即将到来的年终考核,刘家满信心满满。
体味镇村工作一体化带来的踏实感,刘家满、罗声状、包月才、谢英军、胡养鑫、余顺刚等村干部由衷感叹:这几年扶贫把贫困群众扶起来了,乡村振兴有了一个好基础。现在乡村振兴即将开启,我们村干部也需要镇干部来扶一把、送一程。镇干部今天的留下,是为了明天能放心地离开!而黄叡、王明磊、何国均、魏思颖、陈泽栋、谢丽等镇干部也明白,其实到村工作,更是让他们这些三门干部实战提能、成就梦想。去年以来,该县共有34名干部在镇村工作一体化中因表现优秀而晋升职务职级。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是干部力量的衔接、工作机制的衔接。村是镇的前沿,现阶段我们探索实行镇村工作一体化,就是把镇干部挺到村这个农村发展的主战场,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驻村帮扶机制常态化,切实解决乡镇干部机关化、村级组织松软化的问题,筑牢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石。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李启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