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文进
听说在旬阳县双河镇大山深处的竹园村,一个小地名叫做核桃园阳坡凸的地方,有两位解放军烈士合葬在那里。
周末,慕名前去,老乡得知我们要去瞻仰烈士墓,热情地为我们做向导。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徒步穿过一条满是荆棘的小路,在一座外观看起来很普通的墓冢前,他告诉我们,这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解放军烈士墓。我们迫不及待地拨开墓碑前的绿草,几行楷体碑文映入眼帘:
光荣烈士碑
公元一九四九年解放双河区以后,拨来老革命黄绪钢、朱金水二位同志组织人民翻身成立农会。于(古)九月一日被反革命头子查世泽、石长印等人所害在核桃园冯家坪,光荣地牺牲了,葬于核桃园阳坡凸。
黄绪钢、朱金水二位烈士之墓
二位烈士生于黄河北住居
黄绪钢牺牲时三十岁
朱金水牺牲时二十六岁
公元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八日立
老乡为我们详细讲述了碑文中那段悲壮的革命故事。
公元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李先念率领的队伍一路浴血奋战,多次击溃国民党残余武装,途径旬阳县境内时,顺势解放了旬阳县双河区(镇)龙家河一带(双河镇在机构改革前叫双河区)。
按照上级整体军事部署,队伍不能在龙家河一带久留,要迅速向安康方向做战略转移。为防国民党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再次祸害百姓,队伍撤退时,留下黄绪钢和朱金水两位老革命做地方工作。黄绪钢和朱金水牢记嘱托,一面在当地宣传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种,一面组织穷苦百姓成立农会,继续与当地反动残余势力做斗争。
当时该村为龙家村,村址设在檀木泰山庙,为一保。保长柯传耀。解放前夕,柯传耀将保长的权职交给了龙家村棒子队队长陈胜康。保下设甲,核桃园为第十五甲,甲长是当地地主陈胜龙。陈胜龙一直对人民当家做主怀恨在心,蓄谋反扑。
农历八月三十日下午,黄绪钢、朱金水两位同志随同陈胜康、陈荣国(棒子队队长)、石长印(保队副队长)、查世泽(棒子队成员)4人,从一保第一甲到第十五甲(即从檀木泰山庙到核桃园)找陈胜龙甲长协助派粮。当陈胜龙得知消息后,认为机会到来,便开始密谋残害这两位外地来的解放军战士。
为了不和解放军战士见面,陈胜龙在佯装收拾行李的同时,对左邻右舍谎称自己要到湖北去办事,需要些时日,一时半会儿不回来。另一方面,暗中派人与反革命头子查世泽、石长印等人勾结,畜意谋害两位解放军战士。其实他根本没走远,转个弯,在附近的深山老林里躲了起来,待夜深人静后,再伺机而动。
由于连日奔波,黄绪钢、朱金水到达龙家河核桃园时早已疲惫不堪。找到陈胜龙家人,其家人说陈胜龙不在家,到湖北某地办事去了。又累又饿的黄绪钢、朱金水,准备到邹光胜药铺弄饭吃,可邹光胜早已和陈胜龙串通,也躲了起来关了铺门。此时天色已晚,陈胜康就带2人到冯家坪(现核桃园学校)柯玉贞家吃饭。饭后,黄绪钢、朱金水便在柯玉贞家借宿。柯玉贞腾出自家上堂屋让他们歇息,自己一家人则睡在厢房里。
那天夜里,朱金水拉肚子,时出时进上厕所。第二天(农历九月初一)天刚蒙蒙亮,朱金水又要去上厕所,他推开大门迈过门槛,就被埋伏在暗处的查世泽连开两枪,击中胸部,一头栽倒在门外台阶上。
熟睡中的黄绪钢听到枪声,深知大事不好,抓起枪就往外走,走到门口发现朱金水已经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了。黄绪钢借助房门做掩护,对着门外连开了几枪,见没人还击,也没其他动静。黄绪钢可能是担心天亮之后更难摆脱敌人纠缠,就准备趁着朦胧夜色冲出包围。可他刚侧身跨出门槛两步台阶,就被埋伏在此的查世泽、石长印等人冲过来,用枪一阵扫射,黄绪钢身中数枪跌倒在地。查世泽、石长印等人便趁机仓皇逃窜。
柯玉贞听到枪声后,连忙从厢屋出来,看到朱金水早已牺牲,黄绪钢奄奄一息,忙走到黄绪钢身边查看伤情。身负重伤的黄绪钢在断断续续地说出杀害自己的凶手后,就口吐鲜血壮烈牺牲。
柯玉贞担心烈士遗体再次遭到迫害,趁天还没有完全亮,就把烈士遗体藏在何家沟里面的一块大石板底下。过了几天后,柯玉贞见没什么动静,就用木板将两位烈士的遗体偷偷地合葬在何家沟靠阴坡的沟边上。
1950年,双河区迎来了二次解放,杀人凶手查世泽、石长印、陈胜龙3人当场被就地正法。为了缅怀烈士,当地百姓把烈士遗骸从阴暗潮湿的何家沟取出,装进主谋陈胜龙的棺材里,移葬在村民程丰庭门前那块阳光充沛的平地里。
1963年,因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经上级部门批准,于农历十二月八日又将两位烈士的遗骸再次移葬到现墓地核桃园阳坡凸,并立石碑,撰刻碑文,以纪念黄绪钢、朱金水两位烈士的英雄事迹,也见证着那段悲壮的革命历史。
(根据邹光池口述、查代金笔录整理,姚顺友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