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山里娃,十五岁考进城里见世面,短短两年又回到农村成了教书娃。一个从学校走出,又走进学校的男娃子,有一腔热血积极工作,更是真心以校为家。
徐涛给学生辅导作业
徐涛给学生讲烈士故事,进行爱国主义宣传
9月4日,在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九年制学校,今年58岁的徐涛娓娓道来。徐涛还记得,刚参加工作到汉滨区流水区新坝乡新坝中学时,学校条件很差,学校住的老师和伙房用水需要到沟里去挑。徐涛说:我便自告奋勇地挑水,这成了每天的第一件事。
新坝学校没有锅炉房,身为班主任的徐涛就包了班里学生的热水,冬天给他们打热水洗脸泡脚。学校也没有供暖设备,他就自己烧水,只要学生们有东西装,哪怕是个捡来的瓶子,早上每节课也都能从他这里领到热水暖手。夏天,他借用其他老师闲置的煤炉子烧水给学生们晾凉开水,避免学生们喝生水。
说是教书其实更像是娃娃头,徐涛带着年龄和他差不了几岁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七年之后,徐涛调到了一山之隔的大竹园镇九年制学校。
徐涛教学生书法
徐涛询问学生情况
在大竹园镇九年制学校,徐涛送学生渡河两次差点被水冲走,家访时如回自己家,拿锄割麦,整院剁草。上世纪九十年代条件好点了,可农村上不起学的也多,徐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生。陈德平家境贫困,父母都无劳力,孩子就不想上学了。为了不让孩子辍学,徐涛常到他家中帮忙干农活、理家务,赠送学习用具,提供书本助他完成了学业。何忠梅是单亲家庭,在其学习迷茫之时常给予开导、鼓励,最终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还有2007级学生林宏在毕业的当年,家里遭遇718泥石流,失去了双亲也失去了家,在政府帮忙进行安置的同时,徐涛将自己的衣物分给了他,尽力给予帮助,至今还保持着联系。当初刚参加工作时的,班里学生郭国辽因为爱惹事被同学们孤立,他想尽办法教育引导,郭国辽重新融入了班集体,现在一提起徐老师心里满是感激。
说起自己的工作,9年前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的徐涛自豪而又淡然地说:四十年来,我一直在偏远的山区学校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做着许多这类不起眼的琐事,只望农村孩子们能走出大山,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