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坚持久久为功 破解融资难题 安康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排名全省前列

2020-11-12 17:04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冯文康) 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和三农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安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政策要求,相继三年出台政策措施,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担保机构自身发展两条主线,聚焦小微三农提升覆盖面,完善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9月,我市五项指标排名全省前列,开展新型政银担分险业务3.2亿元、国家扶贫开发贷款担保支持计划业务4.59亿元,排名全省第一;新增融资担保业务25.57亿元、比例再担保业务9.68亿元、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备案合作业务9.68亿元,排名全省第二。

做大盘子,持续增资扩股强实力。安康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过紧日子,挤出更多财力,做大担保实力,过去十五年通过市县(区)财政十次增资扩股,累计筹措13.58亿元资金,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安康担保注册资本从成立时的0.2亿元增至15.15亿元,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搭好台子,完善县域体系谋发展。创新实施市县区合作,建立业务推荐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2011年实现县域业务全覆盖,2019年底实现县域分公司全覆盖。今年以来县域机构全面提升运营能力、强化人才引育、加强风险管理、持续做大担保业务量,2020年1至10月,各县区分公司累计为329户企业410个项目,提供担保贷款22.07亿元,在保余额20.38亿元,占比超过50%,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巩固县域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巧用杠子,撬动信贷资本润实体。围绕全市生猪、茶叶、魔芋、核桃、水产养殖特色产业,重点扶贫企业项目、园区(飞地)经济、新社区工厂等社会效益显著领域,发挥财政资金凝聚、撬动、增信作用,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计为2920户企业4879个项目,提供贷款担保266.45亿元,在保户数541户,在保余额42.82亿元。今年累计为456户企业609个项目,提供担保贷款32.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创新工作方式,创造条件为48户疫情防控企业提供担保贷款4.79亿元,为支持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六稳六保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畅通路子,拓宽融资渠道解难题。创新政银担合作模式,市县担保机构与银行实现体系对体系对接、自上而下的整体合作,银担合作总授信达65.7亿元;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管、优势互补、多利互赢的新型政企合作关系,与邮储、长安、农业银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签订风险分担协议,与省再担保公司、旬阳泰隆银行等签订县域振兴批量贷担保业务协议,与邮储银行签订了一般保证业务协议;与省扶贫基金公司合作,引导扶贫资金向我市投入9000万元;积极推进非融担保业务发展,开展工程合同履约、农民工工资支付业务等2470余万元;实施全产业链授信,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注入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与重点项目,切实拓宽融资渠道,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

减轻担子,降低融资成本优服务。坚持保本微利运行,精准用好免、减、缓等助企纾困政策,2020年1至9月,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7040余万元。探索200(疫情防控企业500)万元以下项目免除反担保措施,176户企业获得支持。按照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要求,建立和完善优化营商融资担保环境正(负)面清单, 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优化营商融资办事环境。

护好苗子,利用资本市场添活力。发挥股权中心融资、融智和融资担保凝聚、撮合优势,推动股权中心资本对接平台与安康担保平台优势资源嫁接,充分利用区域性股权市场转板机制政策通道,制定政策措施,做好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调研、筛选和培育工作,建立起挂牌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先后引导华银科技、荣泰农业等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全力支持桂花水能、阳晨集团在主板上市,29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挂牌或登记托管,帮助我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难题,增添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全站热点
未央区2020年四险年审常见问题解答

2020-11-12 11:43阅读

全国第三届天麻贸易洽谈会暨天麻产业发展论坛在宁强举办

2020-11-11 15:02阅读

高陵区组织召开金融人才政策业务培训会

2020-11-10 11:15阅读

备战“双十一” 奔跑吧 快递

2020-11-08 12:01阅读

王益区农业农村局狠抓秋冬畜牧安全生产

2020-11-06 08:30阅读

答好脱贫卷 奏响振兴曲——汉阴县平梁镇脱贫攻坚综述

2020-11-04 11:07阅读

西安市碑林区卫生健康局工会开展基层卫生技能竞赛

2020-11-02 17:5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