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守护贫困群众健康路——临渭区健康扶贫模式为民解忧工作走笔

2020-11-04 09:21  渭南日报

“我心里熬煎,偷偷地把相都照了。”家住临渭区崇凝镇隐村的余龙安红着眼睛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相框,交给前来看望他的区卫健局工会主席魏育学一行。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没有这样的想法了,你看我手术恢复得很好,我把柴劈完了,还把屋里种的地都弄完了,以后要是有合适的活,我还准备继续打工养家哩。”

老余重拾生活的信心,这是临渭区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临渭区卫生健康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紧扣“健康”主题,通过强化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和精准救治,确保贫困群众看病有地方、有医生,为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健康保障。

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为百姓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为确保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积极行动,深入开展基本医疗有保障冲刺清零行动,如期完成了各项冲刺清零工作任务。”临渭区卫健局党工委书记、局长杨晓锋告诉记者。

在桥南镇秦阳村卫生室内,村民正等着乡医量血压、测血糖。去年搬入新居为群众看病的乡医苏天娃说:“现在群众看病比过去方便多了。村民来卫生室不过5分钟时间,卫生室各种设施完善,看病环境很舒适。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五保户、残疾人,我一般都上门提供服务。”这是临渭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保障贫困群众有人看病、有地方看病、有制度保障的真实写照。

2019年,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临渭区狠抓区、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78个,全区383个村卫生室全部达标,规范运行。加强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近五年共为区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招录医护人员462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目前,2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具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为百姓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三大救治模式” 确保医疗精准扶贫普惠贫困家庭

“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曾是百姓就医状况的真实写照。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临渭区卫健局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大病专项救治”“慢病签约服务”等普惠政策,形成健康扶贫工作新模式。

“老余,在干活哩?”伴随着崇凝中心卫生院杨奎副院长的问候,正在门口卷柴火的余龙安就像见了自家亲戚一样高兴。患了多年的股骨头坏死,两年多前在卫生院杨奎团队的帮扶下,余龙安在渭南市骨科医院做了股骨头置换术,重拾希望。“腿现在恢复得很好,啥活都能干,以后我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老余脸上满是幸福,他道出的不仅是自己的心里话,更是广大贫困群众的心声。

这是临渭区首创“千名医生包联救助因病致贫家庭”工作模式,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种,解决了谁来帮的问题。随着“渭南市万名医生包联救助因病致贫家庭现场观摩会”“渭南市医疗专家团队助推健康扶贫启动仪式”在临渭区的举行,全市掀起了一股健康扶贫主动发力的热潮,临渭区健康扶贫成了全市行业扶贫的先进典型,造福桑梓。近年来,累计2139名医疗专家利用周末和轮休日,对全区因病致贫家庭开展了每月至少一次的包联医疗救助活动,共在各镇村开展义诊176场,上门诊治4.6万余人次,发放各种健康宣传品11.9万余份,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

为了全面落实好大病集中救治政策,临渭区卫健局按照大病专项救治方案,夯实市一院、市二院大病救治定点医院主体责任,组织各医疗机构全面细致筛查,核准大病患者基本情况,做到大病专项救治精准化。按照“精准救治、一人一策”的管理要求,逐项完善管理档案。同时,建立了动态纳入和退出机制,对新发现、病情复发加重的新增对象和因患者治愈、死亡等原因需要退出的,及时纳入或退出。通过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目前全区患有30种大病的1750名贫困患者全部得到了有效救治。

“150/80,高压有些偏高,一定要坚持用药,饮食注意一下,能走动的话,还是要多锻炼。”临渭区阳郭镇屯张村的“家庭医生”边翠玲在边天元家中,为其测量血压,用药指导。边老今年76岁,患有肺癌、心脏病多年,行走不便。2017年5月,临渭区再次细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包”,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贠曲卫生院的边翠玲大夫,从此成了边天元的“家庭医生”。

曾经被视为高端生活方式的“家庭医生”,就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也“飞”进了每一户贫困户。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全区220个家庭医生团队严格按照陕西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采取入户随访、电话问询、预约就诊等方式,向全区患原发性高血压等四类慢性病8603人、脑血管病等六类慢性病4278人、地方病439人分别提供了每年不少于4次、1次的有针对性的签约服务。

“两项活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群众共享健康福利

临渭区还创新开展了“医疗卫生双下乡”和“健康扶贫义诊百村行”等工作。

南塬山区是全区健康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临渭区构建起了区级医院为主力,乡镇卫生院为区域支撑,村医为基层联络的服务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体制,以此来提高基层服务群众水平。主要通过组建区镇医联体,区级业务骨干下乡帮扶,成立村医培训团队,建立定期下乡培训机制,推行分级诊疗模式,落实双向转诊。“医疗卫生双下乡”活动自开展以来,全区共255名医生参与,接诊患者8968例,开展义诊活动198场,进行业务培训376次,推动基层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大幅提升,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诊疗服务。同时,发挥医疗专业人才作用,开展“健康扶贫义诊百村行”活动。专家团队走进81个贫困村,为群众义诊,做好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服务和健康知识宣讲等,惠及两万余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彩页两万余份。并为贫困群众免费赠送总价值150万余元的爱心药箱、健康包,指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老百姓的身体好了,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小康之路才会越走越顺畅。杨晓锋表示,区卫健局将严格按照脱贫攻坚统一安排部署,在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效基础上,继续做实大病专项救治、慢性病签约管理服务。同时,为从根本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区卫健局还建立完善了防止因病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机制、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工作机制和村卫生室管护机制等五项长效机制,实现了以治疗为主向疾病预防的持续转变,从根本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巩固了脱贫成果。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小康之基。在临渭区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既治穷,又治病,全区贫困群众正以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精神风貌,奋进在全面小康的征途上。

全站热点
临潼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

2020-11-03 18:28阅读

市场主体信心提振 完成投资持续回升

2020-11-03 08:28阅读

延安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2020-11-01 13:01阅读

泾阳: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20-10-30 12:01阅读

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督导组来铜督导 石志俊带队 陈小艳主持座谈会

2020-10-29 08:26阅读

秦陵街办振精神 鼓干劲 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2020-10-27 19:20阅读

增量美观并重 园林文化同行 建设美丽雁塔 迎接全运盛会 ——雁塔区迅速打响秋冬季栽植增绿攻坚战

2020-10-26 16: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