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岚宫山下清泉甜 生态养鱼富农家

2020-10-19 16:17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廖霖 杨敏丽 邱萌)一条条肥美硕大的花鲢和白鲢欢腾雀跃,在一张张大网的包裹下被捕捞上岸。网中鱼儿蹦蹦跳,岸上渔民弯腰笑,水花四溅,鱼儿欢腾绘制出了一幅鱼跃人欢渔家乐的精美画卷。连日来,岚皋县岚宫湖水库生态鱼养殖基地呈现出水清鱼肥,鱼肥民富的动人景象。

我们已经捕捞了几天了,共计20多万斤鱼,进行集中装车,远销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市场,岚翠湖生态渔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伟一边指挥着鱼装车一边给笔者介绍。

时值金秋十月,阳光明媚,岚宫湖面波光粼粼,山光水色鸣飞鸟,渔民的小艇静静驶过,生机无限

公司按照公司+农户(及合作社)的管理模式,近日向湖周边1399名库区移民入股的7个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69.95万元。全县参与渔业产业脱贫户涉及15个村1375户,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周伟说。

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又让老百姓增收?近年来,岚皋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用足水优势,做活鱼文章。实行人放天养、以鱼净水等养殖模式。群众靠鱼儿获得效益,水源靠鱼儿得到净化。通过发挥养殖能人的引领作用,使民间创业潜能迸发出来,从放水养鱼到放鱼养水,培养了一批生态鱼老板,以水养鱼找到了致富路,以鱼净水的生态路守好了一河水。

岚皋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桂刚介绍,2019年全县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8600亩,投放各类鱼种1800万尾,发展池塘健康养殖450亩,大水面养殖18150亩;发展市级良种繁育园1家(绿水)、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场3家(清泉、绿水、岚翠湖),其中绿水渔业、清泉渔业养殖多鳞白甲鱼、西伯利亚杂交鲟鱼苗共计600万尾,全县水产品年产量达到5466吨,可比增长21.47%,年渔业经济总产值16718万元,可比增长28.6%,有力地促进了渔业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建设,岚皋从网箱养鱼到清网转产生态养殖,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环境资本转化为富民资本。

以水养鱼,以鱼净水,以鱼致富。为了不破坏整个生态链,库区渔业在养殖过程中,主要往水域人工放流白鲢、花鲢等滤食性净水土著鱼类苗种,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渔药的零投放方式喂养。既净化湖水,又带动产业,岚宫湖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扶贫关键是靠产业发展,产业兴则群众富。据了解,该县2019年水产品总量达5466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带动8个贫困村1400余名贫困户增收70余万元。让养鱼利益直达群众,为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敲开了当地百姓致富门。1399名库区移民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守来了自己的金山银山。

以鱼净水生态美,养鱼富民百姓乐。我原来有6个网箱,渔业公司回收后,我也参与入股到了公司,每年年底都有分红,如今我又在渔业公司当巡河员,每个月工资还有2000块钱。溢河村移民户柯大军向笔者算丰收账。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的生活让他觉得满足,对年底将获得的生态养鱼分红也充满期待。柯大军的生活状态是1399名库区移民生活的缩影。

以库养鱼、以鱼增收、以鱼净水的良性循环,努力让绿水青山转化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抓好生态鱼养殖,生态鱼产品开发,规范捕捞行为,把生态渔业产业培育成岚皋特色优势产业和富民支柱产业,惠及沿湖两岸群众,库区生态养鱼实现效益环境双赢。杨桂刚说。

念活生态经,库区展新颜。通过生态治水,生态资源变身富民资本,实现水质保护和河道环境美化相得益彰。诗画岚皋生态美,兴业富民谱新篇。如今,看天,天蓝;看山,山绿;看水,水清;看鱼,鱼肥;看民,民富。看渔民捕鱼、吃渔家宴、品剁椒大鱼头、赏岚宫湖风景,围绕鱼,已形成了岚宫湖完整的旅游服务链条,成为渔业发展新亮点。以鱼净水、养鱼富民保护清清岚河水,一河清水永续北送,岚皋正书写着一张渔业绿色发展的全新答卷。

全站热点
未央区荣获西安市首届全民健身大会优秀赛区奖和最具活力区县两项大奖

2020-10-19 11:40阅读

王益区:保持定力谋发展 争先进位阔步行

2020-10-18 08:02阅读

雁塔区积极组团参加2020西安电子商务博览会

2020-10-16 16:57阅读

永寿耿家村:电商助力脱贫乐群众

2020-10-15 12:03阅读

送温暖 献爱心 办实事 解难题 商南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浓厚氛围

2020-10-14 09:10阅读

“两率一度”周末进社区 新城区政法系统在行动

2020-10-12 16:10阅读

西安市临潼区召开秋冬造林绿化工作动员会

2020-10-10 19: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