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璇
近日,记者来到宜君县彭镇山清水秀的碾子河村,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白小强一边热情地将水递给记者,一边说:“我们村的水特别甘甜,是真正的山泉水,快尝尝看。”
据白小强介绍,碾子河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共87户295人,其中贫困户16户41人,2019年该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该村属于宜君县偏远山区,主要发展玉米等种植产业,多年来,村民出行不便,与外界交流困难,吃水难,用电难……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宜君县水政监察大队的大力帮扶和县、镇各级的关心支持下,通过产业扶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持、生态扶贫、兜底保障、危房改造等脱贫举措,提高了贫困户的家庭收入,实现了全村所有户“两不愁,三保障”,同时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配套,不断强化“三保障”。如今,该村路好了、电通了、吃水方便了,4G网也通上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陈玉玲是碾子河村村民,平时常住西安,每年夏天都回村避暑,每次回村她都会发现村上有大变化。“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村越变越好,我是越来越喜欢留在村里了,要不是有事实在舍不得走。相信在国家好政策的帮助和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会离小康生活更近,很快就能过上小康生活!”陈玉玲告诉记者。
陈玉玲一边打开水龙头让记者看水龙头里流出的白花花的水,一边高兴地跟记者说:“2017年以前我们村村民喝的水都是河水,还要用扁担挑、用桶提,费劲不说,水还脏得很。沉淀一晚上,第二天水上一层脏东西。现在吃的泉水很干净,水还入户了,家家户户不出门都能吃上干净放心的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2018年1月,宜君县水政监察大队派白小强到碾子河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白小强来到村上后,详细了解了村上的现状,针对村上的问题一样样抓实抓细。2018年2月着手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在各方的支持和努力下,2018年6月村上的供水工程建设完成。目前,该村有两处供水工程。供水工程一解决碾子河组、梨花沟组两个组65户213人安全饮水,工程投资80余万元、蓄水池两个(20方、30方)、抽水房一处、净水设备一套、供水管网主管道3000米、入户管道2000余米。供水工程二解决李家河组22户82人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0余万元、蓄水池两个(15方、10方)、抽水房一处、供水管网主管道500余米、入户管道900余米。两处供水工程的建成使用使得碾子河村村民的安全、便利用水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
为了更好地保障村民安全用水,彭镇还在碾子河村设置了水管员,对村上的水进行专人管理。“今年4月份,我成为了碾子河村的水管员。主要负责按期打水保证两个组60多户村民不缺水,每次打水都会仔细对水进行消毒。平时负责检查管道是否渗漏,收水费,宣传水管、水表防冻知识等工作。看到村民都喝上了安全、放心的水,我真的很高兴。”碾子河村水管员王锁告诉记者。
水龙头里的水汩汩流下,碾子河村村民再也不用跑的老远去提水、抬水、挑水,村民的安全用水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日子也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