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二版)召开全市家风家训工作现场会,开展“传承优秀家训·宣讲家风故事”活动,在各县区和市级单位组织道德讲堂、优秀家风家训故事宣讲活动。先后承办了“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陕西省第五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2019年9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等。
“学习”,让好人精神弘扬。宣传、展示、推介、公示、表彰,成为学习铜川好人的全过程。市级主流媒体持续推出“中国梦、我的梦”“身边正能量”“道德的力量”“铜川好人好”“文明铜川”等专题专栏。出版3辑《德润铜川》书籍,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事迹,树立了当好人、受尊重、有好报的价值取向,营造了“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风尚。在城市中心区域高密度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德陕西·德润铜川”大型户外广告、墙体广告、宣传栏,利用出租车、公交车、商业门店LED屏滚动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正能量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设立了5条“好人一条街”。
“关爱”,让好人群体壮大。好人之城,爱心如潮;建章立制,“守护”善举。2017年12月,铜川在全省市级层面率先出台了《铜川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铜川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礼遇、奖励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做法荣获2017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一等奖。2019年6月14日,铜川市设立公民道德建设基金,共募集到74万余元,主要用于表彰、救助和抚恤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各级各类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先进典型。对荣获全国、省级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者,一次性给予奖励金5万元、1万元、3千元,对荣获市级道德模范者一次性奖励金3千元;对有困难的道德模范给予一定资金帮扶,推出了道德模范游览市内景区、乘坐市内公交车、市内医疗机构挂号“三免费”政策。全市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邀请他们参加。
延续了文明火种 谋定“好人”精神传承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宣传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产生了滚雪球效应,催生了更多的身边好人、草根人物。从一个好人到一群模范,从好人频出到整个社会的“崇德向善”,从“铜川好人多”到“铜川人真好”,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事实证明,铜川市委、市政府在引领全市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新风尚的征程中,步伐坚定、措施得力、工作有效。
省级道德模范黄宏显首捐2万元,铜川好人袁建平捐赠3万余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捐款5000元、10件新棉大衣,王立新2万元、郭全营5000元……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位位“好人”犹如接力赛一般,奉献出自己的拳拳爱心。在铜川好人、道德模范的积极带动下,我市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累计捐款达52万余元。
2017年3月5日,陕煤建司一中汪宇涵、席玉、李源3名高一学生将摔倒在地的老人扶起,并联系上老人的家人,将其护送到家中。王益区先后授予这3名学生“王益好人”“最美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在铜川市崇德向善的“育小”工程中,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新颖、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王天娇,铜川市道德模范韩倩等一批优秀中小学生。
2015年,在铜川投资兴业的福建商人、陕西闽发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唐孝标,拿出500万元,设立了“唐孝标公民道德建设基金”。在唐孝标的带动下,铜川市先后有20多家个体工商户加入爱心联盟,为“铜川好人”提供就餐、买药、住宿等优惠。
一座“好人之城”,一群“铜川好人”,他们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的初心始终如一。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好人示范引领作用,让好人参与扶贫攻坚、乡风文明倡导等社会治理工作,形成“好人帮好人,好人带好人”的良好氛围,通过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让典型持续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
现如今,在铜川,大家争做好人,自觉向好人对标看齐,弘扬好人精神,引领道德风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多做出彩事,争做出彩人,用一个个凡人善举筑就厚德铜川好人之城,让“好人之城”的品牌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