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扫一下,我们这猕猴桃从田间到味蕾,选苗种苗、施肥,浇水、采收、包装销售,每一道工序的信息数据、农事记录、现场图像等都被记录在了“溯源二维码”中,消费者只要扫一扫,便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农产品生长过程的全部数据。”渭南高李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李高飞向来往参观的嘉宾介绍到。
“这次参观交流真的是受益匪浅,这个就像身份证一样,走到哪就知道这个产品怎么样了。我是种葡萄的,准备回去以后就赶紧申请进入这个追溯系统,一个是我的责任,同时也是我对消费者的承诺,咱的产品是符合标准,消费者可以安全吃。”渭南金国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闫建平说。
9月9日,临渭区召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行现场观摩培训会。以现场介绍、观摩、点评的方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典型经验进行交流学习。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自我承诺制度,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默认上市”的时代正式转向了上市农产品“承诺合格”的标识阶段。合格证作为农产品产供销的信息载体,是解决全程监管难点、更是打通全程监管链条的重要创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实施,有利于种植养殖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同时,有助于提升市民“菜篮子”工程的透明度,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015年,我区通过项目实施完成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搭建,2017年与“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完成对接,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改进和运行,将全区农产品生产、经营、监管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临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张皓向记者介绍说。
今年以来,临渭区着力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积极探索农产品“追溯+合格证”“检测+合格证”等信息化联动开具模式。截止目前全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使用企业18家,发放食用农产品合格证5905张,纳入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企业112家,追溯种类涉及农业、畜牧、渔业等3大类,追溯品种15个,面积达32.5万亩。“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扩大纳入范围,逐步实现区内所有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各类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00%全纳入。相信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作为农安监管的工作的创新,必将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张皓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