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嘉峪寺村“硒”稻香来鱼儿肥

2020-09-07 15:04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张禄 李延羽

秋初,稻花飘香,微风乍起,黄洋河两岸的稻谷随风翻涌金波。稻田垄沟边水流淙淙,田中稻花鱼追逐嬉戏,村民在稻田里忙碌,欢声笑语响彻田间。

2019年开始,平利县大贵镇嘉峪寺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基础上,成立宝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加之优质的山泉水,流转土地种植500亩富硒水稻。经一年发展,当年收获20万公斤稻谷,赢得广阔市场。

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耕来得有些晚,稻子在5月底才种下去,为保证水稻收益,增加收入,该村产业能人王银便萌生了养稻花鱼的想法,随即请来专业人员探查养殖条件,这里是黄洋河流经之地,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加上从大山里流淌出的山泉水清澈冰凉,适合稻花鱼生长。农技人员不禁赞叹。有了专业人士肯定,王银心里底气十足,开始组织宝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等方式,养殖生态稻花鱼,并于6月初陆续投放20万尾鱼苗。预计10月左右,首批稻花鱼就可上市。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稻田里养了鱼,鱼会吃掉稻田中的害虫、杂草、掉落的稻花,排出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生长的肥料。王银说,稻田养鱼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稻鱼双赢。今年是稻田养鱼项目第一年,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预计平均亩产鲜鱼400公斤,加上稻谷产出,每户能增收1000元左右。

近年来,大贵镇立足村情实际,以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用足用活产业奖补、三变改革等扶贫政策,不断壮大市场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当前,随着合作社再扩大规模,预计在两三年内嘉峪寺村稻花鱼产量最少能翻3倍,农户收入也将翻番。

全站热点
长安区实现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

2020-09-07 10:39阅读

骊山街道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

2020-09-05 07:21阅读

渭南市政坚守岗位让城市更整洁

2020-09-03 18:02阅读

碑林区副区长聂文斌督导检查红缨社区“迎十四运创文明城”工作

2020-09-02 09:50阅读

“网聚能量 红动临渭”——临渭区首届电商主播大赛暨网红协会成员招募活动正式启动

2020-08-31 17:03阅读

骊山街道东大街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2020-08-28 23:20阅读

长安区第四初中1号教学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20-08-27 09:4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