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尤龙
“我从小在东北长大,上学时在美术教科书总会看到各种精美的陶瓷作品,那时就对这门艺术十分向往。但课本里的东西太少了,我的欲求总是得不到满足,所以高考就填报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在8年的求学之中,我愈发喜欢这个专业。在时间的历练中,我从片面、孤立的看陶艺,到现在以艺术的眼光看待陶瓷艺术。在众多国内外艺术家的辅导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提起自己的陶瓷艺术之路,27岁的艺术家庞兴海记忆犹新。
此次参展,庞兴海带来了自己的得意之作《Awaiting》(等待),是使用塑料、陶瓷,共同表现的陶瓷艺术。作品采用精致的翅膀雕塑与高辨识度的甲虫题材,利用立体构成的方式进行呈现,试图用美的方式表现商品社会的优胜劣汰下人们的窘迫处境。但同时,《Awaiting》展现的更是一种在窘迫中优美的姿态,带来希望的翅膀终将否极泰来。
谈及耀州瓷乃至陶瓷的未来发展,庞兴海认为耀州瓷要传承表达的艺术观点、审美、文化,比仿制传统造型,纹样更重要,这才是剥离物质表象后的实质。作为青年陶瓷艺术家,他希望耀州窑在关注传统的同时,不被陶瓷、耀州、青瓷这些标签局限,拥抱新的艺术形式,让耀州文化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中光大。庞兴海希望通过此次参展,能为耀州陶瓷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艺术作品为耀州窑文化发声。祝愿耀州瓷那一朵朵陶瓷坯体上的花纹,在不同的场地、形式、位面、时空中绽放,一缕青瓷,串通古今、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