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城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共建共享为抓手,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着力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龙头带动、各领域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上下联动聚合力。根据机构改革工作实际,及时调整区委党建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年初研讨、年中观摩、年末评议机制,完善责任清单制度,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夯实了各级责任。街道全面建立党建联席协商会,引导、协调和调动驻地单位和各类组织力量,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社区通过阵地联建共享、活动联合共推、问题联议共解等方式,选聘出职务高、能力强、素质好的87名党建联席会成员和208名共驻共建协商会成员,常态化开展社区建设、居民服务、主题党日等共驻共建活动,汇聚了治理合力,提升了社会综合治理水平。
夯实基础强保障。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规范了管理内容和程序,为选优、育强、严管、用好社区党组织书记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区委组织部设立了档案专柜,4个街道建成4个社区干部档案室(建成率100%),完成了45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档案归档工作。加大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力度,把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单位经费预算,区财政按照社区每年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少于10万元,办公经费不少于5万元,其中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足额拨付社区经费,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创新模式促融合。全面建立区、街道、社区及驻区单位四级区域化党建联动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引领作用。在小区、楼栋组建兼容型党组织,直接联系服务小区党员群众。在园区、商圈、楼宇推行建立区域型党组织,在市场紧密型企业、互联网企业、行业组织中推广建立产业型党组织,共筑红色朋友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探索区域化党组织融合、党员双向管理等有效方式,推动街道社区与区域内其他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互动、互补、共建、共享,实现了条块联动、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党员联管、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的六融合工作机制,各项工作也由独角戏变成了大合唱。
示范引领优服务。实施党建示范引领行动,创建城市基层党建标杆示范点,按照每户必入的原则建立区域微信党建服务群,及时分享辖区各类服务信息,积极协调辖区共建单位、服务机构进驻示范点,开展家政、咨询、义诊、招聘等公益活动,落实群众微心愿及三单制(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服务,实现服务渠道一路畅通,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全区3533名在职党员注册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45600人次。积极创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文汇街道党建触角三延伸(向小区延伸、向共建单位延伸、向千家万户延伸),中山街道民事工作法(主动问事、民主议事、马上办事、回头访事)等模式,把社区建成居民生活的温馨园,激活了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贾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