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养老服务体系日渐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健康养老。
“我在这里都按摩了20多次了,以前左半边身体动不了,连饭都吃不到嘴里,现在能做饭、蒸馍、切菜。咱们这些大夫也好得很,把我们就当自己的亲人一样,给我进行全身按摩真没想到老了还能在家门口享受到这么优质的服务。”7月2日,正在裕丰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理疗的郑玉莲激动地说。目前,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均开设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5个二级以上医院设立了老年科,3个医养结合机构被列为省医养结合示范基地,确定7个卫生医疗机构为市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同时,将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实现中医药治未病全覆盖,开启中医药健康养老新模式。
同时,我市以市职防院为龙头,发起成立由51家单位组成的铜川医养结合联盟,建立医养结合课题组和学组,邀请专家加盟,搭建医养结合交流平台,开展医养结合学术研究,举办医养结合高峰论坛,推进医养结合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形成了以国家级老年健康公园为标杆,以若干个康养社区为支撑,以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为基础的康养服务体系,把铜川建成孙思邈养生体验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区、健康中国试验区,全国一流养老目的地。
数字化和健康旅游助力
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铜川,是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里,中医药文化遗存丰富,同时因地处渭北,中药材资源丰富。为全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我市已经完成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各具特色的区域药材产业带已形成,2019年中医药加工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中医药研发处于上升阶段,四级128家孙思邈中医堂全部建成服务群众,中医药产业园、宜君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新区南部中医药产业聚集区稳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为了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产业,宜君县主动对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产业互联网等数字化科技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宜君中医药产业链服务基地负责人王治宇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建成了宜君县中药材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运用区块链、GIS、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解决中药材资源管理、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药材质量全程溯源等系列产业监管服务的数字化问题;同时基于平台开展产业基础数据收集、金融服务、品牌宣传、产销对接等线下服务,为本地企业服务赋能,促进宜君县中药材产业的升级发展。”
在大力发展中医药种植和深加工产业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具有铜川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依托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药王山,打造中医药休闲养生体验中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研学游活动,不断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在陈炉古镇、宜君花溪谷、玉华宫等景区种植花期具有观赏性的中药材,鼓励景区开发中医药文创产品,开辟建设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
此外,我市还积极举办中国孙思邈医药文化节,邀请国内外知名中医、中医药界学术名家、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企业代表、文化旅游各界名流云集铜川,把脉中医药文化发展,共商中医药发展创新。2019年,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为重点,策划铜川新业态新动能、健康养生成果展和中药材交易活动,国药控股、华润三九医药、步长制药等152家企业参加展览交易。在孙思邈中医药发展研讨暨健康产业推介会上,来自甘肃、禹州、安国、樟树、亳州等省市的287家企业参加,现场达成签约项目54个,涉及金额285.4亿元,形成了会展经济向好发展的强劲势头。到目前为止,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在铜川已连续举办5届,涵盖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独特的文化品牌,探索出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的经济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