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晓鹏)今年以来,宜君县以巩固提升农业产业扶贫成效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增加群众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继续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和特色产业振兴计划,克服疫情影响,紧扣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百日冲刺行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施及部分普惠性产业发展支持政策落实的通知》,各级反馈产业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全县农业产业扶贫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全县春播玉米39.08万亩,小麦总产0.11万吨,油菜总产0.056万吨,苹果栽植0.52万亩,蔬菜面积0.5万亩,食用菌生产100万袋。全县肉牛存栏0.31万头、肉羊存栏1.5万只、生猪存栏1.85万头,肉类总产1200吨。
重点产业项目稳步推进。新希望六和集团建成存栏0.9万头母猪繁育场并投入生产,建成生猪育肥场22个,年出栏仔猪20万头、生猪4万头,带动18个村发展集体经济,为每个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5万元以上,带动当地就业150人。全县通过发展生猪养殖带动2544户7980人实现脱贫。与陕果集团合作,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有机矮砧苹果示范基地10000亩及宜君产销服务中心。目前流转土地7000余亩,栽植6000余亩,挂果500亩。宜君产销服务中心项目前期设计、审批已完成,即将开工建设。福地现代农业园区新梨产业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53万元,春季果园管护工作全面完成。宜君现代肉兔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肉兔出栏5万只,年底达到30万只。
村集体经济产业持续壮大。继续推广“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贫困户”“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年初对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进行了集中申辩,共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发展项目45个,涉及生猪、肉羊的畜牧养殖,中药材种植、加工,建设蔬菜、老玉米及樱桃等采摘园,稻米加工,高标准矮砧果园,共享农庄等项目,目前项目全部开工实施,财政投资2940万元,项目建成后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中药材产业突破发展。按照“规模适度、水平较高、效益显著”的原则,及时印发了2020年全县中药材奖补政策,不断推进中药材规范化与规模化种植,提升中药材加工水平。2020年种植面积将达到7万亩,目前通过宜上丰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孙思邈艾草药业有限公司、宜君本草堂等中医药龙头企业带动,全县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017年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21家。全县50多个村建立集体经济联合社,发展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300亩以上种植大户38家,千亩示范基地5个,中药材标准育苗基地2个,中药材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以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进度。制定并印发《宜君县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净美宜君”攻坚战实施方案》《宜君县村庄清洁行动夏季战役“净美宜君”攻坚战实施方案》,积极督促指导各乡镇、各部门迅速启动以”八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启动实施了太安镇马场村、哭泉镇南塔村2个村的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及棋盘镇马庄村、哭泉镇南塔村、太安镇马场村等5个村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为全县63个行政村配发了抽粪车,已完成农户卫生改厕改造1100个,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00余吨,治理“三堆六乱”5800处。做好美丽乡村创建村的巩固提升工程,已联合市发改委、市林业局等相关成员单位对23个创建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并现场打分,相关资料已报送市美丽乡村办。积极协调人居办各成员单位,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档村”建设工作力度,通力协作,努力建成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村20个,重点达标村62个,干净整洁村117个,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