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踏上就业致富的“快车道”

2020-07-17 15:02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冯友松 吕亨未 邱霞)为实现拔穷根、扎富根助农增收目标,今年以来,汉阴县人社局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扶贫工作主力军急先锋作用,紧扣提升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策,打出组合拳。12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20个新建项目开工18个、78户规上工业企业、81户限上商贸企业、60家新社区工厂、2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85个现代农业园区全部复工复产,13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和15个农机合作社投入农耕生产,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和县外转移就业8.2万人。

优化就业政策帮助企业度难关

按照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带动一批的思路,通过优化政策促进一批,点对点输送一批、技能培训新增一批、创业引领带动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就地设岗拉动一批等办法,让困难群众搭上脱贫致富的幸福快车。

今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面对很多用工企业无法开工复产困惑,为抓好稳就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稳就业工作专班,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专题研判,确定了县级领导牵头包抓,开展走访调研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县人社局局长刘康明说道。

优化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出台《汉阴县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若干措施》和《汉阴县稳就业九条措施》,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效应,为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成本、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力以赴稳就业、保就业。

县人社局副局长孔玉玺向笔者讲述到:为了把政策红利最大限度让给企业,助推稳定就业岗位,解决企业难题,今年以来,我们共减免参保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742.07万元,为全县44户参保企业返还稳岗补贴199.75万元,落实兑付社区工厂补贴703.42万元。

为了鼓励企业复工复产、降低疫情期间的损失,截止目前该县筹集财政资金862万元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减免75户公产房租金100余万元,为全县市场主体减免税费7513万元左右。通过减税免费等系列举措,切实减轻了疫情对该县企业的影响,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实现了稳定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点对点转移就业农民工搭乘直通车

6月24日,城关镇政府和县人社局联合主办稳就业、保民生就业扶贫暨苏陕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来自江苏及县内外的共计50余家企业现场开展招聘,提供毛绒玩具加工、电子、服装、建筑、销售等多个行业就业岗位3000余个,当天应聘的有100余人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黄军是中坝村异地搬迁小区住户,这次让他万万没想到就在自家楼下就找到了一份外出务工岗位,他满脸笑容的说到;村上头一天给我打电话,说这次务工招聘会就在咱们社区,一定要参加啊,第二天到现场我咨询企业用工条件和薪资待遇,一家江苏企业现场招聘展示企业产品,详细给我讲解企业优势、薪资待遇和职工福利等,让我更直观的了解企业和岗位要求,当时就签订就业协议,等我把家里事情安排好后,就准备到江苏这家企业去务工。

该县通过建平台、架鹊桥,签署苏陕劳务合作协议,畅通就业渠道,以春风行动等为载体为贫困劳动力搭建平台,为更加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据介绍,县人社局把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和包车输送务工人员作为鼓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通过321民情在线、汉阴发布、微信公众号、院落招聘会等多渠道发布省内外企业用工就业信息50多期,引导劳务供需双方通过网络线上完成求职招聘,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

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引导和促进农民创业致富、决战脱贫攻坚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县人社局始终把转移就业作为就业扶贫的重中之重,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多的力气,以更有力的措施,推动转移就业落实落细,让贫困户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持续不断增强他们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累计在搬迁社区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8场,政府包车34批次点对点在全县141个村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成立157家劳务扶贫公司,宣传动员贫困劳动力就近到新社区工厂、园区企业、产业基地等务工就业,政府通过点对点直达包车输送农名工返岗和外出转移就业2.48万人。

就地设岗就业搭建家门口就业渠道

家住观音河镇进步村陈广玉,因家境贫困没成家,家里日常开支就靠自己养牛和在本村打些零工维持生计,在帮扶干部和驻村四支队伍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向县人社局争取,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一边做家务,一边在村里做渠道管护工作,很快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如今在家门口,在干好农活的基础上,管理渠道一个月能多挣600元,对我来说稳定生活就有希望了。贫困户陈广玉激动地说。

为打造家门口更多就业岗位,县人社局指导扶持已建成的新社区工厂达产达效,实施产业升级行动,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社区工厂和学生、幼儿托管中心全覆盖,有力推动了搬迁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今年以来,全县新发展社区工厂7家、社区工厂复工复产61家,就近就地吸纳就业2104人,安置贫困劳动力361人,筹措就业专项资金和财政涉农统筹资金24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200个,统筹安置贫困三无人员就业,解决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使农村无法离乡、无法就业、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强烈愿望。

前期厂里给我电话联系喊我上班,我还有点犹豫,不过刚才听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上班期间的各项要求,我就可以安心继续来厂里上班啦!漩涡镇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老员工陈玉花高兴的说到。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在汉阴各镇已成为现实,双乳镇新社区工厂安康民安玩具有限公司、城关镇月河村、龙玲村、铁佛寺镇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和格邦电子有限公司、文珍鞋业等12家新社区工厂相继开工复产,解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1000余人。

引导扶持自主创业,依托社区工厂+贫困户模式,培育致富带头235人,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74人,发挥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带动贫困群众自主创业80人,为决胜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靶向扶技培训搭建供需平台斩穷根

3月18日,在简短的欢送仪式后,汉阴培训的54名修脚技师乘坐专车点对点赴山东济南、青岛远元集团山东分公司返岗复工。

家住漩涡镇上七一名中年张女士高兴的说道。前些年没技术,外出只能打零工,挣不了多少钱,现在确实好了,政府免费给我们培训,还有补助,还包车送我们到指定地方就业,收入也有保障。

扶志是基础、扶智是前提、扶技是关键。汉阴县把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的关键,重点针对贫困户不想出、不敢出、不知道出去做什么的困惑,用心、用情抓培训、强技能、学本事,采用订单式基地式等培训模式,推进靶向培训、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在看得见的变化中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疫情期间,推进线上技能培训,确保劳动者停工不停学,组织开展茶叶加工、保育员、餐厅服务员等专业,累计开展线上培训1152人、线下培训74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参训728人。

刘康明介绍:由人社局牵头,组织教育、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建立相互协作的大培训工作格局,截止目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892人,搭建灵活多样的创业平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公益岗位安置等形式,基本实现了人人有手艺、个个有活干、家家有钱赚。

4月18日,安康第一家苏陕劳务合作人力资源服务超市在汉阴县聚德人力资源公司开展远程视频招聘面试工作,在视频面试中,溧阳千里马人力资源公司对接企业江苏国强公司通过视频短片的方式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模式、厂房建设、车间情况、岗位需求、工资待遇等。每个面试人员可以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特长和个人基本情况,与企业业务人员就岗位情况、工资发放、上班时间、管理模式等进行现场视频面对面交流沟通。

这种面试方式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公司招聘面试,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会等待面试结果,希望能找到适合我的岗位。来自双河口镇黄土岗村的求职者王涛满怀期待对企业业务人员说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县人社局紧盯岗位需求、贫困户意愿、精细培训课程,成立溧阳汉阴人力资源服务超市,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布招聘信息岗位2万余个,点对点组织转移就业,拓展线上招聘渠道,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开设中长期和短期培训,使贫困人员做到白天挣钱、晚上充电,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全站热点
渭南市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显著14247户54454人实现高质量稳定居住

2020-07-17 11:02阅读

“这一幕,多像老母鸡护着小鸡”老师举雨棚护送学生放学感动网友

2020-07-16 11:16阅读

茶旅盘活穷山村——汉阴县平梁镇太行村蝶变之路

2020-07-15 10:14阅读

赵雷调研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

2020-07-13 10:23阅读

宝鸡市打出“返岗稳岗增岗”组合拳——20万余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2020-07-10 10:47阅读

“五小”机制助推大练兵提质增效

2020-07-08 13:17阅读

陕西东铭:企业谋发展 员工奔小康

2020-07-07 08: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