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为脱贫攻坚注入“加速剂”

2020-06-23 17:01  安康日报

通讯员 石良 白剑锋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脱贫产业发展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涵盖10个镇144个行政村和15个扶贫搬迁社区的便民服务一张网,有效激发了群众办事创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审批提效苏陕扶贫协作跑出加速度

4月18日,全市首家苏陕扶贫劳务合作人力资源服务超市在汉阴县成功组织远程视频招聘面试,来自汉阴的8名求职者与江苏企业进行了视频面对面的劳务供需对接。这次线上招聘活动的组织者-汉阴县千里马人力资源公司,即汉阴今年依托苏陕扶贫协作大平台,从江苏引进的一家招商企业。

我们来汉阴共建扶贫劳务人力资源超市,汉阴审批局安排工作专班全程服务我们办理各项审批手续,1个小时就办好了营业执照,还免费为我们刻制了公章。这样的服务效率,大大加快了项目的落地速度谈到企业在汉阴落户时的感受,千里马公司的钱经理这样谈到。

去年以来,已有8户像千里马这样的苏陕扶贫协作企业落户汉阴,涵盖扶贫搬迁新社区工厂毛绒玩具、新型农业产销等多个领域,汉阴审批局一律提供主动对接、专班服务、绿色通道的全方位服务,从快从速帮助办理各类经营证照,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跑出加速度。

同时,为促进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外出务工和转移就业,汉阴审批局借鉴苏陕协作人力资源超市模式,通过QQ群、微信群、上门服务等方式,指导各村成立劳务扶贫公司123家。劳务扶贫公司按照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薪酬、统一结算的四统一运行模式,把村(社区)的劳动力组织到县内新社区工厂、工农业园区、产业基地务工。目前全县已累计实现转移就业7.3万人,为稳定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进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出致富花

6月6日傍晚,在汉阳镇磨坝村四组安置点小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院落会刚刚开始。在汉阴审批局组织下,村四支队伍一起跟乡亲们共商产业脱贫的新路子。村上合作社搞得好!我今年被合作社聘用为产业管理员,负责茶叶、香菇的日常管理。光上半年,我就获得了产业分红和工资一万多元,这是我原来两年收入的总和。来自一组的脱贫户老曹抢先发言。

磨坝村位于汉阴最南端,距离县城105公里,交通条件差、资源禀赋低,属于深度贫困村,是脱贫攻坚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为带动贫困户增收,汉阴审批局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按照全县南茶北果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重点发展短平快产业,筹集资金110万元,先后注册成立茶叶、蔬菜等专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吸纳全村150多户贫困户,带动发展五个五产业,即500亩优质茶园、5万袋富硒香菇、500头生态牛、5000只林下鸡以及500亩特色水产,小山村也走上了种养结合、以种促带、以养带种的生态循环农业新路子。

磨坝村产业合作社的成功不是个案。这两年,汉阴审批局派出政务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带着办证设备,走村串户现场指导各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已经有100多个村筹集资金上千万元相继申请成立了1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近2000户贫困户,产业脱贫带动效果明显。

功能延伸标准化服务擦亮金招牌

政务大厅是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你们发挥优势,建立消费扶贫展销专区,有效促进了脱贫增收,还把这项创新工作形成了地方标准,很有借鉴意义!在参观汉阴县政务大厅时,来自省标准化研究院的孙老师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全省首批13个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之一,汉阴审批局按照县委主要领导要求,以打造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为目标,大力推动政务大厅功能建设、事项管理、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全力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

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中,汉阴审批局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消费扶贫工作模式。按照线下展销、线上销售的思路,在县政务大厅设立消费扶贫展销区,15家扶贫企业的50多钟特色农副产品进驻大厅展销,为农副产品走出山沟沟搭建起平台。

就近快办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感谢你们,现在我们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能帮群众办的事更多了。6月3日,紫云南郡扶贫搬迁社区支部书记张红霞对前来赠送便民服务设备的审批局负责人说道。随着服务设备的不断完善,紫云南郡扶贫搬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功能再度加强,与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社保、民政救助、就业创业等首批30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社区家门口就近办。

根据汉阴县易地扶贫搬迁138工作体系,汉阴审批局结合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制定了《扶贫搬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后续运行指导规范》,填补了扶贫搬迁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服务流程、业务培训、办公设施等方面的空白。同时,对全县15个100户以上扶贫搬迁社区的4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打造一支不走的便民服务队伍,打通了群众办事创业的最后一公里。

来自紫云南郡搬迁社区的老杨,去年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扶贫创业技能培训后,决定开一家小餐饮店。在以往,开店要到县城和镇上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来回跑手续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社区便民服务室通过网络帮他完成在线申报,当天就取到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整个手续没花一分钱,餐馆顺利开张营业,现在,店里每天都有两百多元的收入,老杨一家乐开了花。

汉阴审批局负责人介绍道:建设标准化的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便民服务中心,有利于方便搬迁群众办事创业,加大搬迁后续各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真正让搬迁群众达到安居稳得住、乐业能致富的目标。

全站热点
镇坪:厉兵秣马备战“一节一会”

2020-06-23 11:13阅读

王莽街道召开2020年度上半年政情通报会

2020-06-22 11:32阅读

鄠邑区召开“十项重点工作”任务周调度会

2020-06-19 18:12阅读

莲湖区统计局召开全体人员会议

2020-06-17 19:45阅读

以务实举措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2020-06-16 09:18阅读

商南建成党员党性体检诊疗中心

2020-06-13 11:08阅读

市委老干部局来长安调研社区离退休干部党建试点工作

2020-06-11 11: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