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梁元
“环境好了,心情也好了,咱农村人的生活不比城里差。”这是记者昨日在经开区阳曲街道办黑杨村听到最多的话。近两个月以来,经开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来抓,在全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截至目前,农村环境大幅改善,农民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黑杨村的变化只是经开区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走进黑杨村,道路两边绿树成荫,鸟鸣声不断,庭院内红花摇曳,整齐划一的住房、干净整洁村道,一幅“干净漂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图跃然眼前。
见到黑杨村副书记杨文革时,他正带领村干部检查村里的卫生情况。他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开展村环境卫生整治,黑杨村以“村容整洁、舒适宜居”为目标,成立了村环卫队,队员实行任务包干制,在全村推行“保洁+管护”模式,环卫队以市场化管理促进农村卫生保洁实现常态化。每天村干部都会检查村环境卫生,发现不到位的立刻清理。
环境整治,一头连着百姓期盼,一头连着生态文明建设。为彻底治理农村“脏、乱、差”三难问题,针对农村环境治理反复性、长期性、艰巨性的难点,黑杨村村干部主动作为进户入村深入一线,积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覆盖式的宣教动员,并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制定了农村环境整治目标,明确职责分工,对村保洁员实施奖惩措施管理,这一举措也极大的调动了保洁员的积极性,通过压实责任来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为了保证乡村整洁,建立了网格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对乡村环境卫生区域划片包干,严格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广泛宣传动员,培养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清理柴草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统一规划垃圾堆放点,实行定点投放、统一收集、统一运输,全面清理村沿路沿街堆放垃圾。
同时,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每个村民门口配备垃圾桶,动员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增强村民群众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村庄常年干净、整洁、有序。
不仅如此,黑杨村还重点围绕村庄亮化、道路改造、民居门户、围墙建设、集中排污等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提升和改造。一系列措施使黑杨村的村乡土魅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