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岚皋县大道河:养好脱贫猪,致富有奔头

2020-06-03 12:01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张薇薇)整齐排开的猪圈,一头头圆滚滚的肥猪在悠哉地嚼着这是笔者在岚皋县大道河镇茶农村贫困户汪前奎的标准化猪舍看到的场景。汪前奎依靠养猪产业,历经种种挑战,终于使原本贫困的生活得到改善,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汪前奎今年33岁,是岚皋县大道河镇茶农村的贫困户,一家8口人,父母年迈,2名孩子正在上学。2014年,汪前奎一家由于交通条件落后和缺技术等原因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汪前奎转变思路,发展起了生猪产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脱贫致富。

今年的肉猪市场行情还可以,利润比较可观。5月中旬,笔者来到汪前奎家中,只见他嘴上一边吆喝着圈里的猪,一边将手里的猪食往猪槽里倾倒,十分忙碌。养猪是最好的脱贫方式,市场比较稳定,病也少,好养。自从规模化养猪后,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看着茁壮成长的猪,汪前奎喜悦之情全在脸上。

从贫困到致富,从来不是一步之遥。汪前奎说,以前一家人主要靠务农为生,当时的汪前奎上要赡养两位老人,下要抚养上学读书的孩子,一家人全靠汪前奎务农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经常入不敷出。回忆起那段艰辛的日子,汪前奎一脸愁容。

为了改善贫苦的生活,让年迈的父母安享晚年,让上学的孩子安心读书,2017年,茶农村驻村工作队来到汪前奎家,他向工作队提出了规模化养猪的想法,但缺少启动资金,不知如何开头。工作队将情况上报给镇政府,很快,汪前奎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和向亲友借钱等方式获得了资金支持,搭建了6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猪舍,购买了4头母猪崽,如愿开始了自己的母猪喂养之路。

猪崽的问题解决了,汪前奎又有了新的顾虑:不懂技术。他心里惶恐,自己从来没养过这么多的猪,假如猪生病了,岂不前功尽弃。帮扶干部鼓励他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不懂就学嘛,哪个是生来就懂的?

于是,汪前奎主动到村委会、镇扶贫办请教养殖方面的政策知识,还报名参加了镇农业站组织的养殖培训,并且在镇村图书室借了许多养猪方面的书籍开始自学。白天汪前奎既要到田间管理农作物、又要调配喂猪的饲料,还要细心观察猪仔的生长情况,只有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学习养猪知识。镇农业站还派出了专业的指导员,为其免费指导,使汪前奎学会了更多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猪崽的存活率。同时,帮扶干部随时为他讲解最新的政策知识,使他能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

半年过去,饲养的第一批肥猪出栏之际,经过镇村干部的四处吆喝和推销,汪前奎共卖出26头仔猪,一账算下来,净赚3万余元。汪前奎高兴地说:若像以前一样靠种地过活,这笔钱我得挣上好几年,刚开始,还有点担心,没想到养母猪效益还不错,加上成本不算高,而且享受产业奖补政策,现在做起来更有底气了!

如今,汪前奎的猪圈里有20头活蹦乱跳的小猪崽和4头母猪,猪崽子已经被订完了,还收了1万多块钱的订金,我养的猪崽体质好,病痛少,现在基本不愁销,年底前估计还能出售50多头仔猪,今年预计能获利8万块钱左右汪前奎兴奋地说道。

去年,汪前奎已经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正在积极筹划着如何再扩大养殖规模。他打算一边卖仔猪,一边扩大母猪规模,同时,饲养肥猪,力争年出栏500头以上或更多。在搞好养殖业的同时,他还种植魔芋10余亩,并在自留地上规划种植了李子树、金银花等特色种植业,确保自己能稳定脱贫,早日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全站热点
商洛市开展食用菌产业知识产权信息推送

2020-06-03 09:01阅读

市公安局临渭分局48岁辅警李明亮因公牺牲

2020-06-02 11:13阅读

市政协召开五届二十次常委(扩大)会议

2020-05-31 13:03阅读

碑林科技产业管理办公室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暨“5.12”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2020-05-28 18:50阅读

全市防汛抗旱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召开 郝光耀讲话 白崇军主持

2020-05-27 08:08阅读

安康市开展禁用渔具及“三无”渔船集中销毁活动

2020-05-25 08:16阅读

灞桥区民政局做好高峰期婚姻登记工作

2020-05-21 18:4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