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潼关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邀请货车司机,以大货车的视角对辖区内道路交通隐患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排查。在排查过程中,通过货车视角发现一些交通隐患,并听取司机对交通隐患治理的建议。
今年以来,潼关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从辖区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入手,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思考,推行了事故处理“一案例、一分析、一建议、一治理”四个一工作模式,从多发事故原因中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保障辖区道路交通持续、安全、平稳、畅通。
排查整改隐患 强化源头治理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如果道路上存在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2018年8月26日,潼关县319线道西河村口,一仓栅货车与电动二轮车相撞,造成电动车驾驶人抢救无效死亡。2019年9月3日,潼关县319县道10KM+100M处,一重型自卸货车与行人相撞,造成行人当场死亡。潼关县事故中队结合事故原因,通过对319县道进行隐患排查,发现该路段货车普遍存在超速、强超强会违法行为。随即,潼关县交警大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货车专项整治行动,进行源头治理。并在319县道、204县道、310国道所有进出口设置减速带、警示灯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2019年10月至今未发生一起亡人交通事故。
分析事故成因 精准预防事故
分析、研判、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是预防处理事故工作的重中之重。潼关县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朱璇告诉记者,潼关交警大队的具体做法是,对全县发生的每一起交通事故,从人、车、路、天气、时间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分析事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精准列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治理建议清单,呈办县交安委挂牌督办治理,收到积极的效果。
今年一季度,潼关县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与2019年同期相比,事故接警减少111起,下降42%,死亡人数为零,受伤人数减少2人,下降100%,直接经济损失减少6.27万元,下降43.12%
加强路面管控 严查重点违法
“也没多远,系着安全带太麻烦”“天太热了,戴头盔太闷了”……为进一步提升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潼关县事故中队今年以来安排路面整治行动14次,采取对辖区内摩托车、电动车佩戴安全头盔,严查严管,提高头盔佩戴率,并在辖区内开展酒后驾驶,驾驶员未系安全带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针对外卖车乱闯红灯、随意掉头、任意变道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治理。
处罚过程中民警对驾驶人进行安全再教育,倡导驾驶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降低了交通事故中因安全防护不到位致人员伤亡的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