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做好“店小二” 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渭南经开区这样做

2020-05-25 18:02  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 刘雪妮 见习记者 任晓彤

员工返岗难、交通运输难、内部防控难是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三大难题。为此,渭南经开区主管部门、包联单位、属地管理单位深入各个企业,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积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解决资金、人员等生产销售中遇到的难题。

5月18日,记者在位于渭南经开区的陕西紫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重容车间看到,两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在生产的是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订购的风电塔筒。而在钢构二车间,工人们正在焊接桥梁钢结构产品,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

陕西紫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公司产房面积8.1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0万吨,主要生产压力容器、风电塔筒、锅炉、钢结构产品及矿山机械等。

今年虽然有疫情影响,但紫兆装备制造积极克服困难,在2月19日全面复工。“在渭南经开区相关部门的协助下,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车辆通行、人员管理、材料进出、厂区消毒等难题得以解决,2月20日我们公司就有150名本地工人开展生产,26日达到280余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3月5日公司产能100%恢复。”陕西紫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志仓告诉记者,今年1—4月,该公司完成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相关部门对我们支持力度很大,再加上去年建成了高标准的重容车间,使得公司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二是在做好压力容器、锅炉等产品同时,增加了风电塔筒和桥梁钢结构经营增长点。“我们疫情后期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吸纳了至少50多名本地员工就业,但今年公司订单很多,工人几乎天天都得加班加点。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对今年完成5亿元产值这个目标我们充满信心。”雷志仓如是说。

渭南经开区是一个以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区,辖区内九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因复工复产难、资金周转难,多数企业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下,渭南经开区积极行动,以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媒人”的角色,让金融政策在第一时间落地,及早帮助企业摆脱了困境。

渭南大东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坐落在渭南经开区的本土企业,是一家专业研发及生产印刷包装机械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年底,企业已经规划好了2020年的发展步骤,而这次疫情,彻底打乱了企业原有计划,摆在企业面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更换土地证,归还1500万贷款重新贷款的问题。

就在该公司负责人赵建东发愁时,渭南经开区金融办召集银行、土地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开了个联席会议,只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评估、抵押、公证,使大东印机很顺利地办好了后期的贷款抵押手续,拿到15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今年第一季度,渭南经开区社会融资金额突破7亿元,达到7.73亿元,同比增长460%。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区内重点项目开工、防疫用品相关企业复产,以及支农支小、春播春种等工作。为了避免企业因疫情面临贷款逾期风险,渭南经开区还充分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先后为8家公司办理到期贷款展期和续贷手续,累计额度超过4600万元。

全站热点
南郑:实施“兴果战略”再造产业新优势

2020-05-25 11:09阅读

60后张耀祥:儿时追逐当兵梦想

2020-05-23 10:06阅读

灞桥区民政局做好高峰期婚姻登记工作

2020-05-21 18:42阅读

财政部陕西监管局来铜开展冬季清洁能源取暖试点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2020-05-20 09:01阅读

区文化旅游局举行公开竞岗活动,激发人才活力促发展

2020-05-18 15:30阅读

平安未央进行时 | 未央区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2020-05-15 16:42阅读

西安高陵:环境整治忙不停 小村庄里变化大

2020-05-14 09:2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