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关键阶段,宁强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密织带富、保障、兜底“三张网”,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选优配强带头人,密织脱贫“带富网”。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分片包抓、行业部门分线推进、全县干部一线落实”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以及“531+N”帮扶机制,让各级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排头兵”。优化调整“四支队伍”,统筹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镇(办)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573名,凝聚党员干部攻坚合力。大力实施村级党组织“育苗工程”,全县累计选拔培养后备干部465名,培养农村党员发展对象235名,有效充实了村级骨干力量。
强化培训促提升,密织脱贫“保障网”。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党校、县扶贫办先后举办第一书记、贫困村“四支队伍”、抓党建促脱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外出培训等主题班次7次,围绕农村经济、“三变”改革等重点方向,培训扶贫一线干部2100余人。以种植大户、企业技术员等为重点对象,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举办中药材种植实用人才、猕猴桃种植致富带头人等培训,共计培训250余人。通过“田间+课堂”的授课方式,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余人次,为农业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强基固本抓产业,密织脱贫“兜底网”。坚持“四带四帮四引领”党建促脱贫模式,采取“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等形式,积极推进“三变”改革。大力推行土地、林地流转或参股,全县107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积累“零突破”,累计注册成立农业企业80户,家庭农场43家,带动6300余户贫困户投资入股入会。先后建成食用菌、中蜂养殖、羊肚菌、高山蔬菜、旅游等136个党建促脱贫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产业示范户5097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