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紫阳致富带头人王华:一把艾草“铺”出一条致富路

2020-05-11 11:23  安康日报

通讯员 唐波 卢思君

艾草市场前景好,可有效利用荒山荒坡栽植,一次栽植、多次收割,使贫困户快速增收,是适合本地发展的一个短、平、快致富项目。紫阳县华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说。

初夏时节,在紫阳县毛坝镇观音村的华会实业艾草加工车间,王华和工人们正忙着将今年复工以来生产的首批艾柱打包装车,准备发往订单地河南南阳、上海等地。

32岁的王华是地地道道的毛坝人,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山西晋城打工,干过销售、开过服装店、打理过淘宝店

2015年,王华返乡创业在毛坝镇做农村电商,帮助当地农户尤其是贫困户销售粉条、腊肉、干竹笋、蜂蜜、野菊花和猕猴桃等农副特产。2016年,他成立紫阳县华会实业有限公司,希望能把产业做大做强,以此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五年来,他累计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1100元。

2017年,王华在下乡收农副特产的途中偶然发现中药材艾草生命力强,耐旱耐涝,成本低、见效快,一年可收三四茬,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缓解肩周颈椎痛、预防和缓解寒湿性腰痛等功效,市场前景非常好。

慎重考虑后,王华准备小试牛刀,在毛坝镇腰庄村流转了23亩土地进行试种。当年艾草长势非常好,试种便获得了丰收,除去土地流转、劳动用工、种苗等开销外,王华净赚了2万余元。

听说王华种艾草赚了钱,周边几个村的农户纷纷前来取经,也想种植艾草。你们只管栽,技术、种苗和收购算我的。为了让贫困户放心发展,王华采用订单农业,每年召开收购会,拿出收购标准、价格,签订收购协议并上门收购。

在那之后,陆续有农户上门找王华签订种植协议,有的种1亩,有的种1.5亩,有的2亩截至2020年,毛坝镇4个村200余户群众与王华签订收购协议,其中有贫困户80户,共栽植艾草近1000亩。

艾草种下去了,要想这个产业长远发展,建一个规模以上的艾草加工厂就变得迫在眉睫。王华说,建厂的想法很快得到镇、村领导的大力支持,镇村干部积极主动帮王华选址、协调场地、申请资金等。

经过8个月的筹建,2019年7月,王华的艾草厂建成投产了,生产基地位于观音村,占地10余亩,包含提绒车间、生产车间及综合仓库,拥有各种生产设备百余台。

工厂建好了,需要大量工人来厂里干活。瓦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邢万义第一个报了名。艾草厂上班近,老板对人好,月工资达4000元,关键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到家里,以前想都不敢想。邢万义介绍,跟他一样目前毛坝镇共计有70余人在华会实业有限公司艾草加工厂上班。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目前生产出的艾草产品基本不愁销路。据悉,王华的艾草厂已开发出艾条、艾柱、艾绒、足浴包、艾枕、艾贴及各种灸具等50余个系列产品,产品远销上海、深圳、北京等国内各大城市,公司还与多家商贸公司及艾草生产、艾产品加工产业链公司合作。

2019年11月,由紫阳县华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艾草布艺产品在秦巴地区商品文艺会上被抢购一空;生产的足疗包与紫阳足浴店联营供不应求;生产的艾柱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王华听说艾柱熏蒸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立即将厂里仅有的价值1万余元的艾柱捐赠给了县红十字会用于疫情防控,彰显了企业爱心担当。

谈及未来,王华信心十足:公司计划五年内发展3000亩艾草,基地覆盖全县,继续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艾草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创业虽然有苦有累,但能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就觉得很值。谈起回乡创业这几年的感受,王华说,在自己的创业梦想实现后,希望帮助更多人实现创业梦想,也希望大家的创业变得更容易。

全站热点
新城区司法局检查指导基层司法所工作

2020-05-11 09:27阅读

安康市红十字会开展纪念第73个“5.8世界红十字日”系列活动

2020-05-09 15:12阅读

“五一”期间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2020-05-08 10:15阅读

高陵区不动产登记局1—4月工作月报

2020-05-06 18:12阅读

紫阳市场监管局四个坚持保障“五一”期间特种设备安全

2020-05-02 15:03阅读

渭南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农产品插上电商“翅膀”

2020-04-30 09:06阅读

阎良区开展第二批学校春季开学工作演练观摩活动

2020-04-28 12:3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