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虹
山药是好东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可补脾养胃、生津润肺,有补益强身之功效。因而华州柳枝镇的山药产业不断鼓起人们的腰包,带动群众脱了贫致了富。
说起山药,柳宗民也是这两年在社区带动下,试探性种植。虽然柳枝有种山药传统,但早些年根本挣不下钱。种山药要挖近两米深的坑,费时又费力。人们种山药也凭感觉,想种种,不想种就不种,不把那当事。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毕新社区党员干部通过市场调研,决定大力发展山药产业,让“华州山药”这张蔬菜名片真正发挥能量。2019年毕新社区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白玉,同时对农户进行山药种植培训。短短两年,在合作社带动下,毕新社区的山药种植面积,由以前零零散散的200多亩,发展到上千亩。
柳宗民就是这个时期开始种植的。柳宗民是勤快人,早年因两个孩子小,老人和妻子多病,加之没技术,空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却挣不回钱,居然成了贫困户。
对于苦日子,妻子雅梅最有发言权。雅梅说:“以前经济不行,心情自然不好,心情不好身体也就不好。那时家里买生活用品没钱,给孩子老人看病没钱,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两口子难免磕磕绊绊,吵架斗嘴。”好在柳宗民心疼妻子,大小事都听妻子的,那些年日子虽苦,两口子也恩恩爱爱过来了。
现在好了,社区多次培训,让柳宗民有了种山药的技能,2019年他试探性种了1亩多地。哪成想,1亩多就收入了1.4万元,这让柳宗民喜上眉梢。
“早些年,我们这里的人种山药,都不会管理。不知道山药还要浇水,更不知道啥时候施肥。自从社区进行了技术培训,我每节课都听,现在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防病,我都了如指掌。”柳宗民自信地说。
这两年孩子大了,大儿子也成了家,加之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柳宗民早就脱了贫。随经济好转,妻子雅梅心情好了,身体也好了。雅梅说:“这两年国家的扶贫政策真好,扶贫干部也好,看看我们社区这两年变化很大,发展很快。如果不是国家的好政策,光靠我们自己摸索,致富还会走很长一段路,不知道啥时才能过上好日子。国家的扶贫政策,就如一条捷径,让我们快速走上致富路。”
说到丈夫,雅梅总是不断地夸他勤快,实诚。柳宗民的确勤快,除了自家12亩地,又承包了40多亩地,种麦和包谷。看来他是想以多取胜,但终架不住山药的诱惑,今年又种了一亩山药,现在共有2亩多山药。架子都搭好,山药也出了苗,只等绿汪汪爬上竿。
“山药种好,亩产可达6000多斤,去年一斤山药卖2元多。今年这山药再是去年的价,咋不咋也卖两三万元哩。” 柳宗民说。
柳宗民勤快,可胆小,不似妻子雅梅那样敢想。谈到未来,便怂恿妻子雅梅:“你说,你说。”
雅梅也就大大方方把自己的“野心”说出来:“我就是想能种个二三十亩山药, 三十亩山药按现在的市场价,最少也能卖三四十万元哩。那时,我家的生活就小康喽。”
雅梅说完,一脸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