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洁 周钰捷
为了提高公众嗓音保护的意识,每年的4月16日被定为“世界嗓音日”,2020年是第18个世界嗓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你的嗓音”。
当日上午,记者在渭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流日益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嗓音疾病逐年增多,老百姓对嗓子疾病症状的识别能力仍有待提高,及时识别仍是关键。
据市第二医院耳喉鼻科副主任李晓旭介绍,“一般的声音嘶哑是由声带过度振动,粘膜下出血造成,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小问题。但实际上,嗓音的改变可能暗藏着一些重大疾病。引起声音嘶哑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单纯的上火,也有可能是声带炎性病变或是声带长了小结、息肉,还有可能是喉癌、下咽癌、甲状腺肿瘤、食管病变、胸部病变、脑神经病变等。因此,声音嘶哑是警惕声带病变的征兆,千万要予以重视。
“如果声音嘶哑持续一个月不好转,且年龄又在50 岁以上,就要提高警惕,有可能是喉肿瘤癌前病变或喉癌,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李晓旭提醒说。
嗓音疾病的预防和嗓音保健怎么做?李主任表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好音量,不要太大声。
2、不要频繁清嗓。清嗓时两个声带剧烈地碰撞,尤其不好。想清嗓的时候,不要爆破式地清嗓,可以用喝温开水、哈气的方式清嗓。
3、在嘈杂环境下,不要大声谈笑。在长途飞机上等环境干燥的地方,多喝水,少说话。
4、把握好音调,不要过于尖锐或低沉。
5、饮食习惯方面,多吃水果蔬菜等清淡的食物,瓜子和花生之类的炒货尽量少吃,少吃辛辣食物,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6、作息正常,不熬夜,注意休息,加强锻炼。
7、纠正用声过度者错误的发音方式,引导其多用腹、胸力量,丹田呼吸法、吹唇练习、哼鸣练习、水泡音练习等,能帮助患者减少声带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