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联姻促就业 强化服务抓创业 信贷扶持育产业
兴平就业扶贫为贫困群众搭就致富桥
今年以来,兴平市按照巩固就业脱贫成果、完善就业各项措施、夯实就业帮扶责任、建立稳定脱贫机制的工作思路,以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目标,牵线联姻促就业,强化服务抓创业,信贷扶持育产业,为贫困群众搭起致富桥。
牵线联姻促就业。该市按照不落一户,不落一人要求,建立市、镇(街道)、村三级就业扶贫台账,对全市5287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劳动能力等情况进行逐户走访、逐人摸底、逐一登记,实行动态监测。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期,该市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将线下春风行动转向线上网络招聘,通过公众平台、手机微信等载体发布用工信息,为有条件、走得出的贫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共开展线上招聘33场,发布岗位信息1.2万条,线上招聘贫困劳动力30人,转移就业3576人,开展点对点输出16人,吸纳在岗贫困劳动力51人,全市296人在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上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强化服务抓创业。紧盯企业招工难问题,该市建立覆盖全市用工监测网络体系,督促定点企业按时按质填报监测数据,准确掌握就业失业动态情况和数据分析,持续抓好定点企业用工监测直报工作,有效促进就业、预防失业。围绕创业平台建设和资金两个关键,结合辖区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鼓励支持自建、共建等方式,壮大马嵬驿、宏兴码头孵化基地等一批创业平台,降低创业成本,优化创业环境,持续激发创业活力。
加大与农业等科技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农业产业化、种植养殖等专业,组织培训机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引导贫困劳动力从劳力型民工向技术型工人转变。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93期,培训贫困劳动力2007人次;为30人成功创业者发放72.5万元的创业贷款,创业项目涵盖了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领域。
信贷扶持壮产业。加大创业典型、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仔细梳理贷款流程和贷款资料,将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减到10个工作日。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进行走访,联系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对享受创业扶持的73名贫困户进行后续跟踪,并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培训等更多的就业政策帮扶。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就业4047人次,创业扶持73人160.4万元,累计公益性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8人、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31人、公益专岗127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5万元;通过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和公益性岗位等政策帮扶,让347名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许建刚 郭阿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