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100% 去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300多场次
去年以来,咸阳市通过文明创建六大行动、文明交通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100%,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0多场次,促进了群众文明素养的提高。
咸阳市修改完善了《咸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网络测评体系》、修订了《咸阳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编印了《咸阳市2019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测评手册》,通过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景区、文明家庭六大创建活动,提升全民文明素养。去年全市参与创选评竞赛单位54个,申创各类市级文明单位228个。截至目前,全市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41%,县级以上文明镇占比100%,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整体覆盖面占比80%。
全面启动了车让人人守规共文明文明交通实践行动,建立完善遵守交法,文明出行监督机制,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车辆、人员交通违法违章抄告制度,对145起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分八批进行了集中曝光。同时,市委文明委成员单位多部门联动,规划建设人民路沿线城市公交专用标线系统,调整31处过街开口,新增设城区信号灯90余处。
去年启动了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探索试点工作,彬州市被列为全省首批省级试点,兴平市、乾县、长武县被确定为市级试点县,13个镇被确定为试点镇。全年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座190场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00多场次,参与干部群众11万多人次。
在创建形式上,咸阳市以人文新咸阳、礼赞新中国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咸阳市文化艺术节诗词大赛、秦腔大赛、时装舞蹈大赛、礼仪大赛、器乐大赛、征文大赛等22项赛事。咸阳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展示咸阳城市建设形象和精神文明风貌的名片。同时,拓展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在泾阳县安吴镇薛家村创新建立了全省首个道德模范好人文明实践基地,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