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多措并举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0-03-25 16:10  咸阳日报

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2019年以来,我市着眼打造西部文化强市,依托丰厚资源,深挖人文潜力,做大龙头企业,强化项目带动,全市文化产业规模体量逐步扩大,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为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文化力量和产业支撑。

政策支撑坚强有力。制定出台《加快咸阳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金融支持意见》《文化产业发展意见》《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等指导意见,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立宣传部门牵头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工商、招商、统计等文化产业核心部门全力配合落实的运行机制。按照理顺文化产业体制机制工作要求,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服务等领域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划清理顺。及时组建咸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文化产业投资发展主平台。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进行扶持,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和首次进入规上的文化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

文化制造强势崛起。立足全市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针对文化制造业发展短板,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龙头企业CEC8.6代线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相继引进美国康宁、台湾冠捷等配套企业35户,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截至2019年12月底,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冠捷显示科技(咸阳)有限公司实现出口14.05亿元。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5%,位列全省第一。省委宣传部在我市召开全省文化产业现场会,在全省推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着眼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与体育、旅游、科技、创意、互联网等深度融合。持续做优以乾陵、马栏、袁家村、郑国渠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围绕智能制造、大数据开发、APP应用、电子商务等,培育引进文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文化展示、文化共享、文化创意、文化消费等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节庆会展活动,先后举办踏青赏花旅游季、金秋采摘旅游节、渭河国际风筝节、陕西面食大会、中国赏石艺术展等节庆会展活动。咸阳湖景区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袁家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旬邑县、泾阳县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旅游示范县,兴平市、礼泉县、彬州市、泾阳县在2019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荣获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

项目带动成效显著。围绕秦人、秦城、秦元素,策划包装近百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先后赴深圳、广州、上海开展文化招商,组团参加丝博会、文博会、西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成功签约大秦文明苑、礼泉蓝城小镇、球幕飞行影院、古豳农源康养谷建设、民俗生态观光园建设、七里川西部色彩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渭河文明博物馆、冠捷显示科技电视组装生产线项目推荐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启点美术馆、丝路天台文化旅游影视基地、旬邑泰塔文化广场、郑国渠风景区二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大唐小镇唐诗里坊、龙泉公社玻璃栈道等项目建成运营。

产品供给丰富多样。大力推动文化文艺精品创新创作,先后推出《隐战》《一个都不能少》《无翅飞翔》《功夫小镇》《三原一九三七》《信念一生》《春上五陵塬》《都市挣扎》《武则天》《家道颖颖之等着我》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电影《信守》荣获第十六届洛杉矶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眉户现代剧《永远的萱草花》、电视剧剧本《郑国和郑国渠》、广播剧《无翅的飞翔》分别获得全省重大文化精品、重点文艺创作、五个一工程扶持奖励。策划举办第二届咸阳市文化艺术节,市县同步举办30项重大赛事、展演活动,吸引近百万群众广泛参与。借助咸阳大秦剧院、古渡廊桥文化长廊、咸阳奥体中心、咸阳市市民文化中心等大型文化场馆,常态开展文化汇展、汇演、名人演唱会等活动。加大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围绕刺绣、编织、茶艺、陶艺、泥塑、根雕、石刻等民间工艺,通过创新开发、市场对接,使文化创意点石成金,全市文化供给、文化消费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咸考宣)

全站热点
洛南警方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开出罚单

2020-03-25 10:20阅读

方红卫到南郑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2020-03-24 13:07阅读

“你驰援武汉,我守护万家灯火”

2020-03-23 11:13阅读

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长杨广亭调研长安区统战工作

2020-03-20 10:32阅读

逆行而上 扛起第一书记的使命担当——徐家湾街道北晨村第一书记侧记

2020-03-18 16:42阅读

技术支撑推动扶贫产业 产业优化带动脱贫致富

2020-03-16 20:20阅读

公安鄠邑分局服务解难题 助企促发展

2020-03-13 18:1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