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宜农股”促宜君甩掉贫困县“帽子”

2019-12-31 09:12  铜川日报

(记者 程红兰 王艳)3年前,国家级贫困县——宜君县探索设立“宜农股”,将专项扶贫资金和中省涉农资金整合起来,入股到福地湖旅游文化公司等3家国有公司,使贫困户和村集体不仅能分到红利,还实现了产业、经营、就业“三带动”。3年来,该县参与“宜农股”的贫困户2081户,共计分红502.4万元,户均分红2400元。该县贫困发生率由16.15%下降至1.19%,“宜农股”产业扶贫模式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宜农股”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效益,股权归村委会所有,村委会和贫困户共享收益权。“宜农股”资金30%用于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余70%折股量化到贫困户,股份规模为每个贫困户1股1万元,5年内每年按不低于1500元的标准进行分红,其中1000元分给贫困户,剩余500元留给村集体。

12月21日,记者来到哭泉镇淌泥河村。昔日传统农业村“变身”新兴旅游村,原来的淌泥河村人均2亩地,靠种玉米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里想修个路都没有钱,更无资金发展产业。2017年6月入股宜君县文化产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来,该村盘活闲置场地,每年收入20万元,加上集体分红,现在村上拥有资金40余万元,不仅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还与陕西玉华酒业共同研发养生高粱酒,现已上市销售。

“宜农股”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全县持有“宜农股”的76个村集体资产由2016年村均530万元提高到当前的940万元。“在‘宜农股’的带动下,村庄变景区、农舍变民宿、农民变股民,全村人告别‘靠天吃饭’的窘境,走上三产服务业转型发展道路。”淌泥河村村委会主任牛燕说。

贫困户更是得到了“宜农股”的实惠。哭泉镇南塔村村民黄双喜身有残疾,无法出远门务工,靠几亩薄地过活,是村上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宜农股’真是照亮了我的生活。现在我在家门口的宜君县林海绿韵林业有限公司当护林员,每月收入1000元,加上1000元的分红,每年收入轻松过万,我家的光景肯定能变好。”他高兴地说。

宜君县扶贫局局长仇志鹏说,“宜农股”最大创新之处在于“三带动”,治好了产业扶贫“一股了之”、分红被“吃光用净”的顽疾。这种产业扶贫模式保障了扶贫资金安全、精准和高效利用,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共赢。

全站热点
碑林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保健食品科普宣传“进商超”活动

2019-12-30 18:51阅读

市上安排2020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2019-12-30 08:15阅读

阎良区迎接西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暨校园安全专项督导检查

2019-12-27 19:27阅读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对长安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暨校园安全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019-12-26 10:36阅读

阎良区“希望之光——助力教育信息化”公益捐助活动正式启动

2019-12-24 19:25阅读

丹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

2019-12-23 09:03阅读

市政协召开五届二十五次主席会议

2019-12-20 13: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