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村民杨光弟——养秦川牛甩掉穷帽子

2017-12-25 17:44  宝鸡日报

“都说他家拖累太重,想脱贫根本不可能,可他一门心思喂他的‘秦川牛’,现在挣了钱又脱贫,不简单……”近日,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村民杨光弟养肉牛脱贫的事,在十里八乡被传为佳话。

宝鸡养肉牛的多了,可贫困户养肉牛富了的却不太多。12月18日,记者走进宝丰村,学习杨光弟的“养牛经”。杨光弟脾气好,村里人爱叫他杨师,虽说今年才46岁,但患糖尿病却有十余年了;杨光弟的父亲患有肺气肿,母亲得了脑梗,生活上离不开人照顾,父母和杨光弟吃药的开销,是家里最大的开销。另外,两个上学的女儿,学费、生活费也不少。2014年,杨光弟一家被列为贫困户。

怎么办?杨光弟夜不成寐:外出务工吧,自己身体不好还没

技术;等政府送钱送物来救助,这太丢面子……最终,杨光弟和妻子决定:重操几年前贩过牛、养过牛的老本行,喂肉牛!杨光弟把自己的想法给扶贫干部一说,大家纷纷赞成并大力支持:县产业脱贫办、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给杨光弟争取来养殖直补资金5000元;张家塬镇的兽医定期来给牛打针,给圈舍消毒搞防疫;负责帮扶杨光弟家的县水利局干部也从省内外收集市场信息;就连镇上、村上干部也跑前跑后帮他收购青储草……2016年初,杨光弟养了9头牛,以老关中的“秦川牛”为主,也就从那时起,“秦川牛”就成了杨光弟的“宝贝”。牛爱吃青储草,他就和妻子拉着架子车,专门到附近村子去收购;牛要增膘快,“夜草”少不了,杨光弟不管晚上有多累,零点闹钟一响,他被子一掀准时去添草;牛要长得壮,除了吃草还要吃精饲料,于是,他开车跑到酒厂拉酒糟,到豆腐厂买豆渣,到面粉厂收麦麸……由于杨光弟和妻子勤快、上心,9头牛个个膘肥体壮!

牛养肥了更要卖上好价钱。杨光弟主动邀请福建、甘肃的牛商来千阳考察肉牛市场,参观他家的牛圈,相互交流饲养、销售的信息,慢慢地,他家肉牛名声越传越远,不用他拉着牛四处叫卖,西安、甘肃等地的客商时不时给他打电话提前预订,上门来收购!

当着记者和县产业脱贫办干部的面,杨光弟给记者算了一笔小账:2016年,不算家里5亩小麦的收成,不算妻子打工的工资,也不算县上给的补贴,仅卖肉牛一项纯收入就3万元。2016年底,杨光弟一家脱贫!

“今年我的牛已增至13头,销量也很好,根本不愁卖,我的体会是,只要人勤快、肯吃苦,光养‘秦川牛’就能甩掉‘穷帽子’!”杨光弟笑着对记者说。本报记者卢志平

全站热点
商洛供电公司员工事迹演讲获全国品牌故事大赛一等奖

2017-12-25 13:06阅读

走进敬老院 冬至献爱心 全市上万名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

2017-12-24 17:37阅读

长安王莽街道幸福冬至里吃饺子的故事

2017-12-22 18:31阅读

这个公司成为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内资租赁试点企业

2017-12-21 17:06阅读

省上专家组抽检商洛市中药材质量

2017-12-20 13:00阅读

宜君县设立健康扶贫兜底保障资金

2017-12-19 11:27阅读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韩松来鄠邑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017-12-17 19:0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