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渭南市基层党组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提升战斗力

2019-11-29 10:16  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记者 夏莲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开展“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衡量标准,不断啃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硬骨头”,让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不到半个月,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再也不用操心雨天出门难了。”在渭南经开区阳曲街道贺田村,村民郝明岗指着主干道两边修缮完工的排水渠高兴地说道。

不只是贺田村的排水不畅问题,程前村的自来水管老化、南焦村的机耕路被占、青龙村的邻里纠纷、前进村的扶贫资金去向等问题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妥善解决。从长时间无法解决到几周内处理到位,这得益于经开区创新开展的“提案议事日”工作机制。

“提案议事日”机制搭建了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是经开区基层党组织检验主题教育实效的一张“考卷”,也是我市基层党组织在为民解难事、办实事行动中践行初心使命的一个掠影。

“提案议事日”让基层治理不再难

“按照标准,以前村里的机耕路大型机械都能开进去,现在连电动三轮车都进不去,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8月9日,在经开区信义街道南焦村的村部会议室里,50多名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就“机耕路被占”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南焦村部分村民种植农作物占用机耕路的问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却一直无法妥善解决。这一次,南焦村将这个棘手的难题搬到了“提案议事日”上,村两委干部与党员、村民代表一同协商解决。

“村两委拿的解决方案很好,我建议按照原来划定的桩界进行恢复,不然群众不满意。”“党员干部应该带头腾退占用的机耕路,这样才能服众。”……与会代表经过反复磋商、修改和完善,确定了最终方案。随后,这份方案在村务公示栏公开,在村民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很快付诸实施。

“提案议事日”是“党员活动日”的“升级版”,有机整合了日常的“三会一课”、积分管理、主题党日、议事、督查、公示等内容,通过提案确定、提案商议、提案审议、议事决策、议事执行以及议事监督的“六步工作法”,让“党员活动日”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灵活,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目前,经开区已累计收集问题建议200余条,投入资金30余万,解决涉农问题100余件。

类似的故事,如今在我市各基层党组织中屡见不鲜。临渭区的“1号活动”、白水县的“145”模式等,同经开区“提案议事日”一样,正在成为党员干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载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以开展“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等活动为契机,各基层党组织结合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党员自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破解治理难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肩挑”让领头雁飞得更高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如果有两个车头,向不同方向使力,火车就很难到达目的地。在村级管理中,就存在这样的现象,村两委“一把手”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政策落实,阻碍了村集体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际成效的重要抓手,着力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增强为民情怀,把准政策要求,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强化了党对基层的领导,充分发挥了人才的领头雁作用。

蒲城县紫荆街道南贾曲村原村委会主任与党支部书记想法不同,工作缺乏合力。自原村委会主任辞去村委会主任一职,村党支部书记权春明“一肩挑”后,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一肩挑’消除了‘各揣各的章、各干各的事’的现象,以前即使是小事,也要村书记和主任商量,还影响工作进度。但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群众再不用为小事等半天。遇到难题也不会相互推诿扯皮,责任由我一人承担。而且‘一肩挑’待遇也提高了,工作热情必然比以前高,干劲也更足。”说起“一肩挑”的好处,权春明滔滔不绝。如今,他正带领群众发展瓜蒌产业,壮大村级集体产业。

华阴市孟塬镇北城村原村委会主任曾受过刑事处罚。结合村情实际,孟塬镇党委于5月14日召开党委会研究,决定由支部书记吴化录同志兼任北城村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后,村两委班子更加紧密团结,极大提高了村干部办事效率,加快了村级组织运转节奏。吴化录说:“‘一肩挑’使工作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开展,但是‘一肩挑’不等于‘一言堂’,工作中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们还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用来监督我们。”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主题教育以来,我市通过推行“一肩挑”,选出了大批乐于奉献、有真心、有能力的基层干部,他们在广袤的秦东大地上,充分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排头兵和领路人。

整顿软弱涣散让队伍战斗力提升

半年前,提起华阴市太华办城郊村,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摇头。信访矛盾纠纷集中、基础设施落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一连串的问题是城郊村留给人的固有印象,也是办事处干部、包村干部和包联单位的“心头病”。“一直这样软弱涣散下去,吃苦的是老百姓,受罪的还是老百姓。”街道办干部直言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后,我市把主题教育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专项整治结合起来,抓班子治“软病”、抓教育治“散病”、抓村风治“乱病”、抓基础治“穷病”,精准靶向施策,持续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提升。

城郊村就是在这次专项整治中实现了大变身。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始后,华阴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城郊村软弱涣散整顿工作交办单,太华路街道党委第一时间派出专门工作组,对城郊村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综合研判。同时成立了帮扶整顿工作组,对照村情实际,结合各自单位职责及行业政策,认真研究制定整顿措施,确定了培养干部队伍、找准发展路子、健全规章制度和解决民生问题等四项帮扶目标。

短短半年时间,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制度执行和管理规范了,落实了坐班值班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信访问题解决了,涉及55名群众的21550元工资全部兑付到位;基础设施改善了,村部进行了提升改造,新设了便民服务室,修复了150米破损道路,巷道实施了硬化,进行了大范围绿化,铺设了下水管道;集体经济壮大了,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包联单位+贫困户”的模式,发展了菊花、丹参和红薯等经济作物种植……昔日软弱涣散的城郊村,旧貌换新颜。

富平县东华街道的刘坡村、临渭区阳郭镇的三官庙村、大荔县埝桥镇的黄营村、韩城市桑树坪镇的院子村……一批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在主题教育中得到整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正带领人民群众阔步走在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埋头奋斗,扎实工作,朝着全面小康目标不断前进,奏响了新时代渭南发展的最强音!

全站热点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润泽到大雁塔街道调研人大代表小组工作站规范化建设

2019-11-28 21:55阅读

新区:聚力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11-28 10:23阅读

薛占海:加快推进重点项目 稳增长促投资

2019-11-27 13:05阅读

李娴调研“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

2019-11-26 10:47阅读

邓春平:爱心企业家的大爱情怀

2019-11-25 09:14阅读

15分钟生活圈 宜居生活新定义

2019-11-22 17:04阅读

市民走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探秘”

2019-11-21 11: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