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保护关爱文物 增强文化自信|话说横阵遗址

2019-11-01 11:18  渭南日报

横阵遗址保护范围卫星示意图

记者 吕佳 实习记者 贾维文/图

驱车来到华阴市罗敷镇横上村,掩盖在小村庄下的横阵遗址于秋意深浓的时节更添了几分肃穆。仔细观察,眼前的景象看起来并不起眼,而且由于遗址分布于地下,一时间还难以分辨其轮廓。

横阵遗址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叠压并存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地形南高北低,呈长方形缓坡状,面积约21万平方米。作为早期文化遗址中的重要遗存之一,规模庞大、内涵丰富的横阵遗址,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资料图)

据华阴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股股长徐浩介绍,1955年,横阵遗址由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首次调查,后又经两次发掘,发现该遗址由多种文化类型叠加而成。据统计,横阵遗址共发掘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280件,出土物件有石器、骨器、陶器三大类。龙山文化晚期陶器783件,以石器最多,另有骨器、蚌器。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当时仰韶氏族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为研究仰韶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遗址现状

从地层堆积剖面看,横阵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比较复杂,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战国及汉代四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层。遗址最下层是仰韶文化层,遍布整个遗址,灰层厚度平均1米左右,出土有仰韶文化的罐、钵、盆、杯、瓮、碗等物,其中部分陶器表面描绘彩色的几何陶纹,色彩和谐,古朴优美,充分显示了仰韶文化时期彩陶的工艺特点。其上为龙山文化层,灰层厚2米多,分早晚两期,出土遗址甚为丰富,有罐、鼎、盆、杯等陶器,还有骨器、蚌器、石器等,其中早期的双刃石刀属罕见之物,反映出龙山文化时期石器制作的技术已逐步提高,也表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仰韶文化时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再上为战国文化层,厚薄不等,出土有盆、罐、瓮等。最上为汉代文化层,较薄,出土有汉代罐、盆、筒瓦、板瓦等陶器。这些新发现从地层上又一次证实该地区龙山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并且根据地层的关系和文化遗物,为这一带龙山文化进行分区和了解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承袭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了解,横阵遗址中还发掘出仰韶文化墓葬24座,人骨架130具,多为2人或4人等数人排列合葬墓。在一圆形窑穴中发现灰坑和8具人骨架葬坑,其中有一人骨架腹部重压一巨石。别处还有两具骨架系屈膝葬,说明被葬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同时,还发现瓮棺葬5座,皆为圆坑竖穴,瓦棺直立放置坑中,用钵或盆做瓦罐盖,扣紧后埋葬。一般瓮棺中都放置小孩的尸体,而且尸棺都在母亲住屋的附近,为母系氏族社会的葬埋方式。从男女合葬墓中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方侧身屈肢的姿态分析,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已明显下降,男尊女卑的观念已初步形成。横阵遗址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的人骨架,具有蒙古人种的高大特征,同属半坡人种类型。

2006年横阵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阵遗址的发掘,特别是瓮棺葬及合葬古墓群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氏族社会发展情况和当时的家族组织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依据。徐浩告诉记者,近年来,华阴市文物部门干部多次走访相关人员、参阅文史资料,开展了横阵遗址的走访调研工作。同时,文物部门还常年进行文物保护宣传,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采取相应的宣传保护措施,减少生产生活相关活动对遗址的破坏。

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并称为中国四大史前文化。采访结束离开横阵遗址时已经傍晚,眼前虽依旧是农田一片,但遗址中的历史足迹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值得人久久追寻。

全站热点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初心使命|革命火种“红”遍韩原——探访韩城第一个党支部

2019-11-01 09:12阅读

蓝田县税务局认真开展税务执法行为大排查

2019-10-31 12:28阅读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举行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2019-10-30 17:13阅读

重点突出 精准施策 全力冲刺——杜城街道全力以赴推进四季度各项中心工作

2019-10-29 11:55阅读

好险丨粗心家长把孩子留车上,一转身,熊孩子竟然把车“开”走了……

2019-10-27 21:00阅读

灞桥区安委办召开2019年灞桥区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2019-10-25 15:36阅读

灞桥区组织收视收听全省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电视电话会议

2019-10-24 10: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