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 左超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华阴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山体修复工作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随着华阴市大敷峪平安岔(塔星采点)修复工作的顺利完成,华阴正在以守住绿水青山的方式,打造自己的“金山银山”。
华阴市大敷峪平安岔(塔星采点)位于大夫峪15公里处,从2012年开始,塔星采石场作为重要的采石基地,在长期过度的开采中,曾经茂密的青山绿草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采石造成破损的山体、奇怪的矿坑和满目疮痍……
如今,提起大敷峪平安岔,人们看到的是漫山翠绿,细细望去,还可见格桑花、波斯菊等点缀其间。漫步在山道上,眼前一片鸟语花香,让人不禁沉醉其中。“破损的山补上了,树都种上了,山变绿了,污染也没有了,我们山里人又可以靠山吃饭了。”山下70岁的村民郭富华看着修复好的山体满是感慨,之前这些山光秃秃的,一刮风都是烟尘,现在整治效果出来了,还保护了山里的生态平衡。
一阵微风吹过,,一股沁人心脾的草香味迎面扑来。华阴市罗敷镇山峰村村民王战龙补充道,“看到这么美的绿水青山,任谁也不会想到,两年前的塔星采石点这般美景还不曾存在,那时,这里有的只是大片山岩裸露,整个山体存在着岩石崩落、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大量的废石弃渣滚落延伸到河道,严重影响了河道行洪等问题。”
山体修复工程犹如一个个“调色盘”,将原来矿山开采留下的一些“灰色”矿坑逐一修复,让它们重新披上“绿衣”,再现勃勃生机。华阴市林业局大敷峪塔星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负责人王二强表示,“根据对塔星采石点现场实地勘察和对场地周围环境分析,我们采取先绿化后美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综合治理原则,当时,我们采用了人工攀岩铺设国标专用绿色生态棒,掺入壤土和有基材,栽植营养杯攀岩植物和人工修砌仰斜式重力挡墙进行覆土绿化,以及采取木桩固网喷播覆绿。
经过近两年的生态修复,塔星采石点近7万平方米的破损山体全部治理完成。华阴市林业局局长罗茂林如释重负地说到,“原先暴露出来的山体已经成规模的种上了植物,且都已成活,放眼望去,大部分山体修复工程都进入绿化养护阶段,累计栽植各类苗木7000余株,灌草平均发芽率达到75%,局部灌木高度15公分。在今后长期的自然条件下,随着植物群落自然演替,逐渐形成与当地植被混交的自然群众,最终在视觉和环境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从而生态效益及绿化美化效果将会日益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