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记者 左超君 通讯员 王西军
9月2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接到了来自河北衡水冀州区刑警大队民警同志的电话。在沟通中得知,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生活了5年的仁渭花和远在河北衡水的李春燕人脸识别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河北衡水的李春燕和仁渭花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工作人员决定带着李春燕的儿子孙根福前往渭南市精神卫生中心与仁渭花见面。
9月5日,孙根福在河北衡水冀州区公安刑警大队的民警的陪同下来到了渭南救助站管理站,救助站工作人员在与孙根福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交流后,得知孙根福的母亲是2014年5月在家中走失,从此便于家人失去了联系。
而五年前李春燕由于精神障碍,尽管工作人员多次努力与其沟通后,最后还是无法获得有关她的个人信息,之后,李春燕便一直生活在救助站的临时托养中心,为了保障她的基本权益,站里为她取名仁渭花,并办理了临渭区集体户口。
两人刚一相面,孙根福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失散5年之久的母亲李春燕,而由于这几年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李春燕的病情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见到儿子的瞬间,她竟然能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小名!在她与儿子的谈话中,李春燕兴奋的像个孩子,并不停地向民警、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由于长期患病,在临走前,院里的医生也将李春燕目前的病情和孙根福进行了沟通。同时,孙根福把自己准备的新鞋子为母亲换上,而母亲李春燕紧紧地牵着儿子的手,一刻也不愿一松开……
据了解,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建立健全寻亲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创新“531”寻亲工作模式,并联合各地民政、公安、卫生等多部门,拓宽寻亲渠道,先后为43名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