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赵太顺:心系故土发展 情牵乡亲脱贫

2019-08-22 11:13  铜川日报

通讯员 周培生 杨抿

他曾经是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因为不甘于家乡的贫穷和乡亲们的贫困,他毅然辞去公职,回乡创业,带动了乡亲脱贫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他,就是首届“宜君英才”——乡土人才赵太顺。

艰苦创业 勤劳致富

赵太顺毕业于陕西乡镇企业大学,曾经在王益区政府工作,妻子是国有企业职工,生活安稳幸福。然而,每每看到家乡辛勤耕作却富不起来的乡邻,他的心里总是刀绞般难受。2000年,经过再三思索,他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辞职,回乡创业。贤惠的妻子理解丈夫的心思,也支持丈夫的决定。他们双双辞职,收拾家当,回到了宜君县哭泉镇马前尧村。他们用仅有的积蓄,承包了总面积1500亩的哭泉乡农林场,决心在这里施展抱负。没有路,自己动手修路;没有水,自己动手打井;没有机械,自己人力耕种;没有电,点着蜡烛照明……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每一寸田地;用自己的双手,栽下了每一棵树苗;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每一株作物……遇到不懂不会的,他就跑县上、市上甚至省上,请教专家、技术人才。他紧盯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玉米、核桃种植和乌鸡、野猪养殖,走出了一条地上地下、林上林下、种植养殖立体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18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陕西仁合农业综合开发公司500亩优质高产玉米年产200吨;300亩新品种良种核桃年产30吨;年出栏乌鸡500只,公司纯利润连年攀升。赵太顺实现了从国家干部到现代职业农民的华丽转身。

示范引领 积极带动

几年来,赵太顺抓住国家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时机,顺应市场需求,在承包农场中发展地膜玉米种植、新品种核桃嫁接栽植和林下乌鸡养殖……经过积极和相关部门协作,仁合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被认定为宜君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铜川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和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近年来,每年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会20场次,培训农民8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000余份,有力地提高了周围群众的农业科技素养。在他的示范和带动下,周边农民群众也依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实现了增产增收、脱贫致富。2016年,马前尧村顺利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目前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0900余元,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聚宝盆。

带贫益贫 真心帮扶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赵太顺充分发挥公司种养技术优势,主动结对帮扶周边村贫困户50户,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4人,为他们免费提供鸡种、场地、技术及销售服务,发展林下养殖项目,实现了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合同,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贫困户明守云、郑英军,赵太顺将他们家人安排在自己农场长期务工,提高了他们家庭收入,实现了脱贫。结合“菜单式”产业扶贫政策,为14户贫困户免费发放三黄鸡、乌鸡,并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为贫困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消除贫困户养殖后顾之忧,全力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在他的有效助力下,至2018年底,马前尧村12户贫困户光荣脱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返乡18年来,赵太顺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带领陕西仁合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又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业科技、增产增收,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他的付出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全站热点
他们用心血点亮华山的夜空——感受华旅集团夜间值守人员工作的艰辛

2019-08-22 09:00阅读

王益区:树牢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2019-08-21 14:06阅读

灞桥区教育局传达扫黑除恶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近期扫黑除恶工作

2019-08-20 18:35阅读

阎良区举办2019年度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业务培训班

2019-08-19 11:25阅读

莲湖区生活垃圾分类“互看互比互学”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环西街办召开

2019-08-16 23:45阅读

汉台法院采取强制措施执结一起民间借贷案

2019-08-15 21:03阅读

石泉干部回炉锻造管理常态化

2019-08-15 10:0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