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焦悦
6月18日,家住王益区育才社区耐火厂家属院的郭凤侠如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先是给小侄子果果洗漱完毕、穿好衣服,再赶忙送去幼儿园。之后,她又匆匆忙忙地赶回来,快步走进家属院里的另一栋住宅楼,一口气爬了7层,去了三哥郭连泉的家,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2016年2月28日,郭凤侠永远都记得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夜晚。那天,当时48岁的三哥郭连泉突发脑溢血,三嫂一边抱着刚满1岁的侄子,一边在电话里焦急地向郭凤侠求助。“你在家把娃看好,我跟着去医院。”郭凤侠连忙说道。随即,就找了朋友一起将哥哥送往医院。在紧急实施开颅手术后,哥哥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周情况才趋于稳定。后来,郭连泉从重症监护室被推出来时浑身插满了管子,24小时身边不能离人,还要每隔两小时做雾化、翻身、拍背……由于嫂子身体差,还要看护孩子,照顾郭连泉的重担就落到了郭凤侠和大哥郭运全的身上。在医院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郭凤侠和郭运全兄妹俩夜以继日地全身心照顾郭连泉。那段时间,因为压力太大,再加上劳心劳力,郭凤侠的头发一撮一撮地往下掉,甚至还患上了乳腺疾病不得不住院进行手术。但是,她出院休养了没几天,又继续照顾起了病床上的哥哥。
那段时间,郭凤侠的儿子李见飞正在读高二,学习十分紧张。她非但照顾不上儿子,有时还要让儿子抽空来医院帮忙。“那时,就觉得对儿子挺亏欠的。好在他特别懂事,也毫无怨言。”再想起那些日子,郭凤侠忍不住红了眼眶。
郭连泉出院后,考虑到哥哥一家都失去了经济来源,长期下去也不是个事,郭凤侠就和大哥郭运全商量,由大哥照顾郭连泉,她则继续回药店打工补贴家用。即便这样,一有时间郭凤侠还是会回家给他们做饭。嫂子腿疼下不了楼,她就每天带侄子出去遛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样的日子才持续了几个月,嫂子就因肺癌医治无效去世了。面对瘫痪在床的哥哥和年幼的侄子,郭凤侠不得不辞掉工作,和大哥一起照顾三哥和侄子的起居。“我父母去世的早,我们兄妹几个相互扶持着才走了过来。以前二哥在世的时候,身体不好,每次生病都是三哥尽心地在照顾。现在三哥病了,我照顾他是应当的。”郭凤侠坚定地说。
在漫长的日子里,所有的劳累和艰辛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有体会。哥哥瘫痪,长期卧床,郭凤侠担心长褥疮,为此费了不少心思。记得郭连泉出院时正值三伏天气,她怕哥哥尿床不能及时清理,就和儿子每天晚“轮班”休息,常常靠喝浓茶撑着……到了白天,她不停地为哥哥翻身、擦洗、按摩……郭连泉是个大个子,身体沉,每次洗澡都需要至少两个人才能应付……天气好时,她常和大哥带郭连泉出去做各种复健运动,尽量让他多活动、多锻炼,还会定时为他理发……为了不让郭连泉思维迟钝,他们兄妹每天都会和他讲笑话、唱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有人三年的辛苦没有白费,郭连泉如今可以自己拿东西吃,还可以进行简单地对话。虽然他的意识还是不太清楚,但这些变化却极大地鼓舞了郭凤侠兄妹。
在照顾哥哥的同时,郭凤侠对小侄子果果的照顾更是上心。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无忧的童年,郭凤侠和丈夫商量后便让侄子以“爸爸、妈妈”称呼他们,而他们也把侄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孩子。“现在果果跟我们生活得很开心,我们全家也很疼爱这个小成员。”郭凤侠眉眼间尽是笑意。
这些年来,郭凤侠常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是不扛着,不提着一股子劲儿,这个家就垮了。”她说:“生活虽然艰辛,但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人一起挺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我们的心更是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以后的日子就算再辛苦,我们的心里总是敞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