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接诊了一位烧伤的高龄老人,陪同的是一位满身是土、神情焦灼的中年人,听到要住院,他跑上跑下,办理各种手续,将老人安顿住院。随后几天,老人的病床前,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忙着给老人喂饭,还给老人详细说明健康扶贫好政策,不时安慰老人要安心看病。病友和护士开始以为这是老人的儿子,后来才了解到这是耀州区庙湾镇贺家庄村的驻村干部———田军明。
“这样热心助人的扶贫干部,实在难得。”耀州区庙湾镇贺家庄村的群众对驻该村工作队长田军明护送贫困户就医的善举满口夸赞。
改善环境 村容村貌大变样
2016年,51岁的田军明被耀州区妇计中心选派到耀州区庙湾镇贺家庄村当驻村扶贫干部。驻村伊始,得知村里没有一所公用厕所,田军明多次和镇村干部协调,为村上新建了一所公厕,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2017年时,村上还没有一条水泥路,群众出行极为不方便,田军明多次向单位领导反映,争取上级的重视,分别在2017和2018年为村上新修2条共4.62公里水泥路,解决了两个村民小组群众的出行问题。村里人畜饮水没有保障,群众要在沟底挑水,村里多是留守老人,田军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向单位领导汇报,经过多方争取资金和项目,为村上打成简易水井1眼、蓄水池1个、渗井1个、铺设供水管道4700多米,彻底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和产业用水。村里没有路灯,他又争取到镇上的支持,为村里安装了路灯,使群众夜间出行方便了。
如今贺家庄道路硬化了、自来水通了、路灯亮了,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大变化。
慷慨解囊 助贫帮困获称赞
2019年1月,贫困户孙建社因脚趾意外受伤,田军明和村干部第一时间将孙建社送往西安救治,在西安住院需先交5000元押金,田军明二话不说直接用工资卡刷了5000块钱为其垫付,孙建社及时做了手术,保住了2个脚趾,孙建社事后非常感激,直夸“田队长真是好人!”
71岁的贫困户杨淑芬老人和68岁的老伴张忠怀相伴生活,家境窘迫,生活拮据,田军明经常上门嘘寒问暖。70岁贫困户姜根祥因脑梗塞后遗症导致半身不遂,72岁的老伴聋哑加智力障碍,唯一的女儿也远嫁外地,田军明就经常上门关照老人生活。为了让老人冬天烧上好煤,田军明带着几名帮扶干部亲自到煤场为老人家捡煤。贫困户李秀绒因儿子前些年做生意赔了钱,移民搬迁房子自筹部分和大修基金费用迟迟凑不齐,为了让该户早日住进新房,田军明主动拿出2000元帮助她顺利接收新房。对于田军明的种种善举,贺家庄的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出谋划策 产业帮扶见成效
村上没有主导产业是田军明的心病。他为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40万,结合各家实际情况每户发放价值8000元的生猪、散养蛋鸡等,鼓励他们发展养殖业;争取到耀州区计划生育协会的家庭创业资金7万,给14户计划生育家庭每户发放养殖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帮助发展养殖业。如今生猪和散养蛋鸡已经成为向阳组的一大产业。
在得知庙湾镇柳林等村发展香菇产业的消息后,田军明想同样地处庙湾镇,贺家庄村能不能也种植香菇?为此他组织村组干部和贫困户代表到柳林村、五联村等几个香菇产业基地进行学习考察,坚定了发展香菇产业的信心。他和单位领导多次在区农业局了解项目审批进展情况,最终落实项目资金186万元。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40亩,搭成48个香菇养殖棚,上架香菇2.1万棒,近期还将上架8万棒,目前已经出菇2万斤,香菇养殖产业已经发展为贺家庄村的支柱产业。看到许多群众家里养着土蜂,土蜂蜜价格不菲,田军明就组织群众代表参观了土蜂养殖基地,协助村上申请45万元的土蜂养殖项目,近期土蜂养殖项目即将开工。
目前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437人,贫困发生率是63%。2016年脱贫1户8人、2017脱贫7户22人、2018脱贫85户328人,2019年计划脱贫28户70人,社会兜底9户11人,2019年脱贫后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6%。
四年的驻村工作,田军明走遍了贺家庄的沟沟峁峁,他用双脚丈量着贺家庄的每一寸土地,用满腔激情开展着精准扶贫工作。如今,54岁的他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烧柴火,他和贺家庄的群众打成一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本报记者 李阳 通讯员 吴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