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努力,我终于拿到了五颗星。能得到这个荣誉我太激动啦,我相信,经过后期努力,我会拿到更多的星,因为它代表别人对我的认可。”手捧“八星励志”光荣榜的巩新荣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50岁的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村民巩新荣,是柳林村第三季八星励志评选中的典型人物。他的妻子李军丽患有三级智力残疾,12岁的儿子就读于柳林小学六年级,亦是三级智力残疾。前几年年迈多病的父母还在,患有癫痫的女儿还未出嫁,沉重的家庭负担全部落在了这个仅有1.5米高的男人身上。
长久的家庭压力,让巩新荣从精神上垮了下来,一天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破罐子破摔。因为自己身体的缘故,他没有外出打工,仅有的三亩薄田连肥料都买不起,种子也是借邻居的,一年的收成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2010年被纳入低保户,生活虽有好转,但是仍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镇村领导和包扶工作人员在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后,多次进行研究探讨,“扶贫先扶志”,决定利用产业帮扶能让这个困难的家庭有所好转。包扶单位给他家送去了60只蛋鸡,从养殖开始,提升家庭收入。在帮扶人员和巩新荣自己的努力下,2017年春季开始有了收益,一年下来还有了些存款。
“每次村上发放救济物资时,巩新荣都会积极来领,村上搞扶志技能培训的时候,就不见他人影。后来,我们开始搞八星励志,村里很多人都行动起来,有得一颗星、两颗星的……,但巩新荣一颗都没有,慢慢地他心里就有了压力,也渐渐行动了起来。”柳林村第一书记刘晓龙说。
2017年初,帮扶干部提出了摆脱现状愿望强,精神面貌变化大,不等不靠动力足、勤劳致富步子快等八项为内容。随着八星励志的评比结果在村里公示,巩新荣在评选会上连续两次落选,他终于坐不住了,心里想等着吃低保,不如自己动手干。
“书记告诉我说,国家有好政策,你也要勤劳致富,要靠自己的双手走出困境。”巩新荣说,“以前没什么事,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有些运动员虽然身体残疾,但还是为国家争光争荣誉。咱不说为国家做多少贡献,至少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2017年6月,经过村上的多次协商,柳林煤台为巩新荣安排了清洁员工作,月薪600元。现在的巩新荣起早贪黑,除了早晚两次的清洁工作以外,还要给几十只鸡准备饲料,一天忙忙碌碌的,人也显得精神了,不再担心吃穿问题,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许多。
“我一个月不只是600元的工资,因为勤快,扫得干净,每个月老板还多给我发50元的奖金。”说这话时巩新荣脸上洋溢着骄傲。“有时候闲了我还会去香菇基地打工,一天也能赚不少。这不政府给我分了60平方米的房子,我自己装修,花了三万多,都是我自己赚的钱。”
目前已拿到五颗星的巩新荣告诉记者,他想要向更好的层次迈进,八颗星对于他来说有点难,但是他还是想要通过双手过得更好。“经过这两年的摸索,我也掌握了蛋鸡的养殖方法,打算过完年将60只蛋鸡增加到200只。”
巩新荣日子越来越好,村上向他取经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了。他乐于助人,经常会以自己的经历去劝身边的朋友,“你看,我家里的情况在政府的帮助下都能慢慢好起来,何况是你们,只要我们肯行动,那日子都不愁过。国家政策那么好,赶紧行动,都能过上好日子。”
耀州区柳林村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再铺以配套的产业,鼓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据了解,为了巩固提升八星励志的扶贫效果,耀州区政府还专门设立扶贫专项奖励基金,为思想转变大,致富能力强的贫困户予以扶持。目前,全区58个贫困村2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评比中激发了主动性。加上规模化养殖、种植等“五个一”产业的带动,今年当地的脱贫人数达到了6200人。(本报记者 吴洋凯 见习记者 张卫婷 胡静)